“夸夸咱村的好干部”——金安区三十铺镇花甲残疾人的微心愿

  本报记者 鲁艳艳 王婷婷

  “记者同志,我是三十铺镇的一个盲人,想请你们来帮我们写篇稿子,完成我们老哥几个的一个心愿”。日前,金安区三十铺镇老家郢村的60多岁的老人王家宝给报社打来电话,说自己是个残疾人,眼睛看不见,但心里明白着,一定要夸夸自己的村,夸夸村里的干部们。

  是什么事让王家宝老人这么惦记?12月8日记者来到三十铺镇老家郢村,在村里人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家宝租住的翰林雅苑小区里。

  “是吴文书来了啊,快进来坐。”还没进门,老汉王家宝已经在屋里听出了村文书吴再安的声音。王家宝今年62岁,视力一级残,没有劳动能力,老伴癌症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两个小孙女在家需要照顾,儿子没有固定工作,常年在工地上打些零工,白天晚上忙个不停支撑这一家人的生活。但一家居住的地方面临着拆迁,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租住让王家宝一家十分着急。村里的干部了解后,急忙奔走协调,终于在翰林雅苑帮王家宝一家寻到了一套住房,位置好,一楼,十分方便眼睛不好的王家宝。今年9月份,一家人也搬离了旧房租住上了新居。

  “我眼睛虽然看不见,这村干部们的声音我一听一个准,错不了,他们经常来看我,逢年过节总忘不了给我们这些困难户送吃送喝。一到刮风下雨不好的天气啊,许健书记肯定要给我打电话,要我注意这注意那,交代一遍又一遍,家人都想不到的事情,村里的干部们都能想到。”王老汉提起村干部就眉开眼笑;“有一回许书记开车带我到镇里申请办残疾证,我眼睛看不见啊,他把我扶上车又扶下车,照顾得可周到了,镇里的同志都问我是不是许书记的亲戚,我说不是亲戚,但许书记待我比亲人还亲。”王家宝说,自己看不见,但喜欢听广播,也喜欢听人说一些新闻,“我就在想,村里建设得这么好,村里的干部对我们这么好,应该夸一夸。”他说,有不少和自己一样的家庭困难的人都有这样想法,潘贤好就是其中之一。

  潘贤好一家是老家郢村里特殊的困难户,一家四口除了小女儿嫁人外,其他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妻子和大女儿陈华香还有肢体残疾,一家人没有劳动能力。今年农历7月份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搬进了敞亮的套房新居。父女俩反复念叨的就是“村干部好,村干部没话说,没有他们我们住不上这么好的新房。”陈华香今年29岁,精神状况时好时坏,肢体二级残疾,说话的时候身体不停颤抖,她把一家人吃的药拿出来给记者看,几个塑料药袋子堆满了茶几。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一家人精神有疾病,没有劳动能力,还得常年吃药,你说这样的困难家庭我们村两委不重点帮扶怎么办,房子没有拆迁之前,我们还能帮助他们养些羊,增加些经济收入,房子拆了以后,唯一的一项经经济收入也没有了。”村文书吴再安说道:“潘家房子拆迁后根本租不到房子,谁愿意把自家的房子租给精神病人住呢。为了这一家人能都安居,有地方住,村书记许健真是想尽了办法,最后才让他们提前住上了安置房。”

  “现在国家政策好,低保、残疾人补贴,只要能符合政策的我们都尽最大努力为群众争取。”他知道王家宝的家庭负担重,儿子没有正式工作。今年夏天,村两委专门安排王家宝的儿子参加淡水养殖技术培训,一项技术学习下来,王老汉的儿子还领了学习补贴,心理乐开了花。王家宝说:“明年开始,我儿子就可以承包鱼塘养鱼了,有了咱村干部我们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我现在天天心情都好。”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摘下贫困帽 攒劲奔小康⊙毕小彬在督查城区文明创建工作时强调 突出重点难点 狠抓关键环节 全力以赴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亲水绿道换新装⊙“夸夸咱村的好干部”——金安区三十铺镇花甲残疾人的微心愿⊙淠河总干东部新城段综治工程PPP项目成功签约⊙毕小彬主持召开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57次主任会议召开⊙我市12家农村公办敬老院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