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地落实
本报讯(张
颖)自2016年11月六安市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六安市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院的改革部署,结合六安检察工作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个到位”打基础
思想认识到位。深刻领会中央、省院和市委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主动推进改革。政策解读到位。准确把握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检察长亲自任组长,强化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确保改革质量效果。制度建设到位。下发《六安市检察机关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办法》、《六安市检察机关检察官助理首次选任实施办法》等文件,为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依据。制度落实到位,在完成人员分类的同时,同步思考建立司法办案组织,落实司法责任制相关各项制度,确保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到位。人文关怀到位。确保谈心活动全覆盖,切实把干警想什么、担心什么、顾虑什么搞清楚,为有的放矢做好工作打下基础。
“六个落实”抓关键
落实分类管理制度。2016年11月30日,在省检察院的统一组织下,顺利遴选出员额内检察官33名,占市院编制数的35.1%。落实建立新型办案组织模式。组建主任检察官办案组或独任检察官办案模式,主任检察官作为基本办案组织的负责人,在检察长授权范围内依法行使检察办案权,直接对检察长或分管副检察长负责。落实建立明晰统一的权责清单。严格落实省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办案职权清单等相关规定,对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分管检察长、检察官及检察辅助人员的职权,依据其所承担办案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规定。落实检察官绩效考核制度。出台《六安市检察院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监督体系,加强对员额内检察官的动态管理和监督。落实案件管理系统更新匹配。及时对案件管理系统进行相应调整,使之与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相匹配,建立起“随即分案为主、制定分案为辅”的案件承办确定机制。落实检察官职业保障。2017年6月,市检察院完成员额内检察官套改工作,明确34名员额内检察官相应检察官等级。7月,员额内检察官工资全部落实到位。9月,按照“三类人员两种待遇”,完成基础绩效奖金发放。
“六个更加”显成效
班子建设更加强化。分类改革后,员额内检察官占市院领导班子78%,入额院领导均能分管至少一个业务部门,切实发挥了班子成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的履职和示范作用。业务骨干更加稳定。入额检察官以各部门业务骨干为核心,对审查逮捕起诉类、诉讼监督类业务,主要实行独任检察官办案模式,为检察官办案依法提供了坚实保障。办案主力更加充实。员额制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选任完成后,3月,市检察院进行了一次干警集中岗位调整,共涉及19名干警16个部门。调整后一线办案力量增加30%。优秀干警更加突出。8月,在全省检察机关岗位素能基本标准知识竞赛,六安市检察机关代表队5人进入各业务条线前5名,六安市检察院还荣获组织奖,受到省检察院通报表扬。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三类人员分类管理完成配备后,市检察院的10个业务部门本科以上占96.15%,其中研究生占42.3%,法学专业占92.3%,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得到加强。办案责任落实更加到位。贯彻落实检察机关办案职权清单,将原属分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的案件审批权限下放至主任检察官,减少审批环节,大幅度缩短办案周期。
11月10日—11日,市检察院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井冈山分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主题教育活动。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检察院检察长参加。此次活动以生动的现场教学为主,辅之以课堂教学、与烈士后代互动。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前进动力,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开启新时代检察工作新征程而不懈奋斗。图为参训人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汪凌鸿 张彦 文/图
11月19日,为期七天的六安市检察机关首期刑事检察理论与实务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开班。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开江出席开班典礼,来自全市两级检察机关的67名检察干警参加此次培训。据悉,此次培训是检察人员分类改革后,市检察机关自主组织的首次覆盖全体检察人员的业务培训,共分三期。
梅雪峰 张彦 文/图
他,唯独忘了自己
——记金安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左巍
周文平
左巍,现任金安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1972年出生的他,投身检察工作22年来,始终勤勉踏实、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先后荣获“年度考评优秀”、“年度考核先进个人”、“项目推进先进个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由于常年忘我的工作,今年5月,他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工匠精神”的后勤人
左巍1995年从部队退役后进入检察机关。先后做过打字员、档案员、机要保密员和统计员、文秘、出纳会计等综合保障工作。不是法律专业的他,进入检察系统后,并没有忽视对学习的重视,每换一个工作岗位,他都会重新投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让自己有过硬的本领胜任岗位工作。2000年到2003年,院里所有的法律文书,都是由他一人在打字机前完成,他硬是凭着一股执着、一股韧劲、一股对检察事业的工匠之心,四年里文书没出现一例差错,年年考核优秀。
2006年为了改变院里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他主动请缨,加班加点对建院以来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对全部档案资料目录进行电脑录入。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干,周六周日别人都休息,他却跑到院里加班。他还先后制订了《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大事记档案收集制度》等10余项制度,使档案从管理到借阅存档都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2007年,省档案管理考核组来院验收档案管理工作,该院一举获得“全省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
“干工作就要想工作。”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他善于思索、开动脑筋,在全市检察系统首创一月一期的《案件管理信息动态》,各业务部门不仅可以知晓每月本业务部门案件数据情况,还能知晓其他县、区院同行的案件数据,业务部门干警亲切地称之为工作考核的“晴雨表”。
“乐天派”的文艺人
左巍是工勤编制人员,家中父亲常年生病,孩子又小,家属在社区工作,收入很低。但他干工作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总是能给身边人以正能量。
由于在部队时就有一定的文艺功底,在院里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合唱的排练过程中,每次他都会协助带教老师矫正干警学员的发音,训练学员的声带。由于排练期短,干警又各有本职工作,他主动放弃双休时间,和干警们加班加点排练,音高了,音低了,音不准,他都会指正,连带教的专业音乐老师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不光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合唱,在安徽省检察院成立60周年文艺调演、建党90周年、院里组织每年的文艺晚会……每一次都有他积极的身影,他不仅当参与者,还当组织者,更甘愿当幕后的服务者。
很多年轻干警不理解他,检察工作繁重而且繁杂,家里麻烦一大堆,他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心态和精力?他却笑着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关键是怎么看待处理。”他就是这样一个乐天派。而对他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双休日没有工作的情况下,给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带着孩子去街上逛逛,或带着孩子去照顾患病的父亲。
乐于助人的“消防员”
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同事朋友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遇到困难,他都会非常热心伸出援手。因此大家都戏称他为“消防员”,因为在同事朋友心里,他总是把不方便留给自己,让你感受到温暖。
最近院里几年招了不少干警,很多家在外地。为了让他们住有所居,安心工作生活,他多次到相关部门询问政策,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公租房。院里考来一位湖北的干警要结婚,但对六安本地不熟悉,他主动帮忙跑前跑后张罗喜事。从婚礼请柬、习俗、流程到婚宴等等他都一一给安排好。一场婚礼下来,新人笑了,他却累坏了。
院里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在群里大伙遇到工作难题便在群里询问,多数时间里他会第一个答复。院里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期间,虽然他已病重住院,但他仍然会通过手机联系解决干警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事要去看望他,他第一句话是你们不要来,我很好,你们别耽误工作了。驾驶员袁师傅说:“左主任真是视工作胜生命、对他人重于己。”
有人说,把一件小事做好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件小事。而左巍却是数十年如一日。他完美诠释了金安检察的“尽心、精心、关心”职业理念,用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服务于他钟爱的检察事业。他心中永远装着他人、装着这个集体,唯独忘却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