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吟唱出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有声版《淠史杭治水记》微信阅读量达1860多万次
本报讯(记者 鲁艳艳)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4版大地副刊刊发了《淠史杭治水记》。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给予批示:斯文甚好。阅来,获多、益多。11月7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为你朗读
斯雄<淠史杭治水记>》。有声版《淠史杭治水记》一经推出即在微信微博以及网络等平台引发强烈反响和热议,广大网友纷纷点赞、转发,勾起了人们对“人间天河”淠史杭工程的向往和对淠史杭精神的崇敬。
淠史杭灌区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全国最大灌区工程,也是党领导人民治水的典范。《淠史杭治水记》是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高级编辑朱思雄的作品,他在2017年推出了游记散文“徽州八记”系列,《淠史杭治水记》为“徽州八记”第六记。作者为此4下灌区,从渠首到渠尾,从安徽到河南,深入采访,历时半年,八易其稿。文章从灌区工程建设入手,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挖掘当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克服一切困难,胜利完成这一极其艰巨的工程,奏响“人定胜天”的凯歌;同时充分展示工程建成近60年来,通过不断续建配套,灌溉1000万亩良田,惠及1300万人口,特别是从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
“昔闻都江堰,今上淠史杭。淠史杭在哪儿?老实说,之前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对它完全一无所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国内三大资深解说之一的姚科声情并茂的朗诵下,《淠史杭治水记》文字更具感染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淠史杭工程的雄伟,格外值得细细品味。据悉,截至11月16日,短短10天内,斯雄《淠史杭治水记》累计可搜索结果5648条,网媒转发累计3550条,微博微信转发累计267.4万条,阅读量达1860多万次。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凤凰网、搜狐网等都转载了此有声文章。
有声版的《淠史杭治水记》微信中,还配发了多幅展示淠史杭工程和灌区周围美景的图片。美文、美声与美景的展现赢得广大网友和市民共鸣。网友“东边日出”在留言中写道,此景本应天上有,却成人间淠史杭。绚丽美景入诗画,泽被后世万千年。“小城陌巷”留言,大禹治水今再有,江山如画靠双手。连通三河兴四库,风调雨顺不应愁。一位年轻的市民告诉记者,从文中了解了淠史杭的历史,读出了淠史杭的韵味,了解了父辈们建造工程时的艰辛,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