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程传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眼下,全市乡村各地及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突出抓好农业全要素、全产业的提升,用实际行动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478家,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79家、460家,拥有省级示范联合体13家、龙头企业甲级队9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7594家、家庭农场6580家,规模经营百亩以上种粮大户3356户,新认定生产经营新型职业农民1900人。

  “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市农委副主任、市农科院院长方良朋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亮点很多,乡村振兴战略是亮点之一,也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内容。对全市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方良朋认为,中国的根在农村,只有根基稳了才能枝繁叶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性互动,促使农村跟城市一样美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

  “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突出抓重点、扬优势、强弱项,必将续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时,裕安区苏埠镇副镇长鲍远峰感慨地说。他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要以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着力打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歼灭战,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注重村庄和田园的整体景观设计,做好打造山野风光、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民宿旅游等文章,努力走出一条高品质的发展新路。

  十九大报告关于土地制度调整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市农委经管科科长王善武认为,这项举措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下一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积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王善武说,特别在农业经营体系上,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在农业生产体系上,积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发挥物质、技术、装备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农业增长动力的转换;在农业产业体系上,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

 

 选择年月
<2017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建造带不走的“绿色银行”——李必琼和她的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水毁修复项目全面完工⊙我市专项集中整治烟爆领域违法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孙云飞在金安区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和调研时强调 着力提升江淮果岭产业发展内涵 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毕小彬在迎驾集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强调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安市荣获《魅力中国城》竞演“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六安开发区6项产品获省级新产品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