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女孩
六安一中 张悦佳
向日葵
我是一株温暖的向日葵,生长在一个女孩的身体里。在女孩不知道的情况下,随着她慢慢长大,女孩的笑容和内心的美好是我最宝贵的养料。真喜欢那种笑容啊!温暖快乐,带着融化世间一切坚冰的力量,像希望的光照亮最黑暗的隧道。
我的女孩热爱文学,热爱三毛、席慕蓉和余秋雨,三毛笔下的远方是她深藏心中的梦。然而从上高二以后,我就再没看过她熟悉的笑容。我努力舒展身体,但没有了昔日的养料,我怎么也长不大。
女 孩
我是一个深爱文学的理科生,幻想天马行空,自由洒脱。高一时,夜晚我会在静谧的星空下读席慕蓉的文字,这些最虚无却最温柔的文字悦纳我无处安放的困惑。然而刚进入高二,高一时那些无形的压力突然有了重量,将所有人死死地压在做不完的作业上,我彻底告别了席慕蓉和余秋雨。
我抬头仰望天空,只有几条灰蒙沉闷的云彩,寂寥孤独地飘在空旷的天幕上。“你怎么了,快拿试卷啊!”我被物理课代表发试卷的声音惊起,试卷上鲜红的“65”怎么像一把刀?将我的心刺得鲜血淋漓。眼眶一阵酸涩,泪水毫无预兆地涌出,那些喝咖啡苦熬着做物理题的夜晚,只有我自己知道,而再次失败的苦涩,也只能由我一一饮下。
向日葵
在寂静中,我的花儿被打湿了,定是我的女孩哭了,彻骨的绝望从她的心中散发出来。可惜我只是一株向日葵,不能像朋友那样给她安慰。女孩,亲爱的女孩,不要哭,你还记得你对自己说过的吗?梦想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气质。即使它是镜花水月,也终究会让你与众不同。再次失败又怎样?你依然是那个无比温暖坚韧的你呀!因为你的眼泪是向日葵的种子,所以不能让它们轻易流出,要把它们留在身体里,成长为更加坚韧美好的模样。
女 孩
在泪眼朦胧中,我模糊地看见自己曾写在桌上的字,被突然惊醒——“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然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切突然清晰起来,我看清了前方的路。宽阔的大路最终分出许多条岔,没有路标,我只有自己选择。心变得明朗。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该努力走到尽头,尽管尽头遥不可及,尽管前路困难重重,我只求对得起自己成长路上的汗水与泪水,这就已足够。我要成长为向日葵一样的女孩,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的路。
向日葵
女孩终于顿悟了,我感到那股温暖的力量重新回到她的身体。我舒展开我的花枝,在一片暖色的光中,我的花儿终于盛开了,我长大了,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花盘。我的花瓣、我的叶片、我的根茎还有我身上阳光的味道,慢慢融入了女孩的身体。但我没有后悔,因为这本就是新生。经年以后,那个稚嫩的幼童终于成长为向日葵女孩:善良,坚韧,温暖,乐观。
结束语
那些青春路上的困惑、迷茫将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们终会成为成长路上一块透明无瑕的琥珀勋章。对于成长,我们始终心怀感激,却从未放弃。
让我们像向日葵一样,朝南生长,把温暖挂在眉梢,把坚韧深藏心中,永远热爱生活,浑身充满阳光的味道。
读《平凡的世界》
孙岗职中 张 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我的偶像不是舞台上激情四射的明星,也不是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精英,他们只是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像一粒沙子一样渺小,却可以像航海灯一样为我们的人生导航。这部小说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景式地反映了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形象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当少平在村里不当教师后,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愿一生只为填饱肚子而活着。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工人,最后又获得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尽心尽力地干活,成为一名优秀工人。
但是,这一切绝不是靠运气。在闯荡过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诉我们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烂的行李,告诉我们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诉我们他的求学精神有多么顽强。是啊!生活有多苦,他就有多强!
有一种精神帮助少平度过了一次次人生的绝境,那就是坚强。如果把少平看作一棵树,当狂风折断他的树枝时,只要树干还在,来年春天依旧会生机盎然。在他的人生征途中,分家——他失去了大哥的肩膀,恋人的离开——他失去了甜蜜的爱情,毁容——他失去了英俊的面容。虽然这些不幸一次次把他逼向悬崖,但是,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毅然面对。分家后,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供妹妹上学;恋人离开后,他用沉重的劳动麻痹自己的心灵,减轻痛苦,不久,成为小班长;毁容后,他由开始的愤怒,逐渐转为平静,坦然接受现实。他没有被不幸压垮,反而,脊梁更加挺直了。
少平的哥哥少安也有着同样的顽强力和意志力。在少安的砖窑有很大发展时,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的损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一段时间后,他重整旗鼓,再创人生的辉煌,最终成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
少平和少安生活的那个年代需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而我们的这个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少平和少安那样坚强。一些人失恋后,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失去了心爱的恋人,生活不再有明天,不再有希望。然而,他们错了。少平和晓霞之间的爱情跨越了世俗的偏见,两颗年轻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许下海枯石烂的诺言。可是,天公不作美,两人最终阴阳相隔,少平痛彻心扉,痛苦不已,他用繁重的劳动麻痹自己,减少一些痛苦的思念。慢慢地,他将晓霞放入心底,让这段刻苦铭心的爱情,成为他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他又张开了双臂,准备迎接明天的朝阳,接受了不能改变的事实。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蕴含着无限的力量,每读一次这种力量就增加几分,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自信也增加几分。它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为我的心灵撑起一片树荫。我的世界因它而不再平凡。
(指导老师:聂永)
那年,我们“初四”
胡文英
那年夏天,中考失利,我们没能如愿离开母校。来不及等到九月,来不及等我们擦干眼泪,学校八月便组织我们这群不甘心的学子,投入到为来年中考的拼搏中。我们在学弟学妹怜悯的目光中成为“初四”的复读生,我们比别人多了一个开学季!
那是1991年,政府三令五申不允许学校收复读生,每年开学时教育局的领导就挨着巡查各乡镇学校是否违令。于是,别人的开学欢声笑语,大张旗鼓,我们的开学小心翼翼,东躲西藏。
最后,学校为我们在离校不到500米的公路边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民房用作教室。我们30多个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搬着长条的桌凳挤挤挨挨地坐在一起,一块刷黑的木板立在墙边就是黑板,讲课的老师探身即可拿到第三排同学桌上的作业,课间没有操场,只能犯人般在门口透透气……
乐观,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苦读之余不断寻找“新教室”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室外面是一个几米宽的斜斜的土坝,坝外,则是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对岸,一丛翠竹四季常青,翠竹旁的毛桃树枝干横逸在池塘上方。池塘里,总有几只鸭子悠闲地游来游去,透过池水,看得见它们浅黄的脚蹼自在地划动。
教室右侧,有一块农家都有的刷衣服的石板。精力充沛的男生下课后便围在石板边,奋力上跳,看谁能徒手一跃而上,稳稳地站在石板上。不时有胆小者试了又试,最终悻悻走开,或者以手撑板,半攀半跳,引起大家哄笑声一片。
教室左侧,是一片密密的橘树林。秋天的橘子绿绿地挂在枝头,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偶尔拾一个被风吹落在地的果果,用拇指掐开它的果皮,一股沁脑的清香瞬间钻入大脑,让人神清目明,精神百倍。
到来年春天,主人沿池边种的各色美人蕉开得娇艳无比,翠竹更显青翠,横逸水池的桃枝挂满粉红的花朵,水里的鸭子不知疲倦地来回游动。“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就是眼前的景象吗?
五月,橘树林里,细白的橘花早已在枝头悄悄绽放,不时随风送来阵阵花香。这时我们便会抱一本书,在橘树林里缓缓穿行着,边走边背。总会遇到一样“念念有词”的同学,不用言语,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各自前行。遇到落下的完整花朵,便小心地把它夹在书里,让花香更久地陪伴自己。
迎来送往,过了无数的开学季!当年的同学,像蒲公英的种子,被生活吹散在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可我永远记得,那年,我们初四!
明亮的眼睛
张正旭
书报亭里坐着一位年龄仿佛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趴在书报亭的台子上写作业。我在书报亭前浏览一遍,没有发现我所购买的那份晚报。我就悄声问小姑娘你这里还有没有那份晚报,小姑娘抬起头,微笑着回答:“今天的晚报全卖完了!”
我正要扫兴离去,工友们也围拢过来了。朋友就冲我嚷道:“你真呆瓜,你要的那份晚报就在你眼皮底下,你竟然没有看见!”他一边嚷,一边用手指着那份晚报。原来那份晚报就躺在小姑娘作业本旁边。我当时就火冒三丈,兴师问罪质问小姑娘:“小姑娘,你怎么不诚实,明明还有一份晚报,为何谎称没有了,偏要欺骗我?”小姑娘吓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低声嗫嚅道:“这份报纸给再多的钱我都不能卖,因为它是留给爷爷看的。爷爷患了‘糖尿病’,瘫在床上,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爷爷一直有看书读报的习惯,所以等我妈妈下班后,关了书报亭,我就拿这份晚报读给爷爷听,我每天都坚持这样做!”
我们听完小姑娘的一席话,都愣住了。
小姑娘留下最后一份晚报,其实就是留下一份爱心。那份爱心,像黑夜里的一盏明亮的灯;那盏灯,也是黑夜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