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意的
那间小屋
张正旭
读了毕淑敏的文章,她提及人生的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
“安放我们的自身”——我们常常犯下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变成搜罗最近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存在的痕迹。《一个人的岸》中说:“我在找一个停靠的岸,而岸却总在遥远的对岸。”,“我,一个装满欲望小小的人,因为追寻苍穹的光芒而点亮内心的灯,因为仰望而获得宁静的行程。”。这也许就是生命状态的感悟……是的!心灵的向度、人间的温度、仰望的高度抵近人心的力量。忽然懂得,诗意就是一种最朴实、最自然的美,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是对生命情趣的一种珍惜,只要有生活存在,有一颗追求美的心灵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它拥有的不是财富,而是一份恬淡、一份深沉、一份含蓄、一份多情。工作之余,给心灵一个宁静的角落,让心灵放松,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品位生活,感悟人生。应酬之后,寻找和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谐。雨丝绵绵,微风拂面,竹楼听雨,林间漫步,虫喧鸟鸣,其中都包含了诗意。
诗意是一颗诗人的心,诗意的生活源自于我们的心灵,只有当我们扫尽心灵的尘埃,用充满诗意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时,生活才会变得诗意盎然。在最嘈杂的地方也能发现那份安静,在最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享受一份恬淡。再艰难清贫的日子,只要你有了一颗诗心,也会从中寻找到乐趣,会在简单中得到满足,并处处感受到诗意的闪现和流淌,即使在幽寂的林中小路,飞扬的情思也会让我们插上诗意的翅膀。
诗意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是超越于物欲与功利之外的精神舞蹈,是一颗纯洁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里自由飞翔时开出的美丽小花。这个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亲切的字眼,伴着人类的脚步,融尽了多少苦难,洗尽了多少铅华,打开了多少扇希望的窗户,收集了多少缕爱的阳光。它让我们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一朵小花、一滴雨露、一本好书、一段感人的文字、一首动人的音乐、一声轻轻的问候,都能轻而易举地就敲开我们的心灵,使之注入清冽的泉水,让我们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生出诗意的翅膀,让一颗忧郁的心快乐地飞翔,让一个苦闷的人生出一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让两个彼此并不了解的心一下子就贴得那么近、那么近……滚滚红尘中,我用虔诚的脚步朝拜我的心灵天堂;我用沧桑的拂尘弹落灵魂尘埃。在禅意中静坐,聆听阳光奔跑的灿烂,月光溶溶的微笑。
一间破败的房间,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