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1日06版
文章导航
 
财经

  “入篮”一周年

  人民币拓展国际“朋友圈”

  从被更多国家纳入储备资产,到支付与投资功能得到广泛使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年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继续提升。

  支付、投资与储备资产——人民币国际认可度继续提高

  一国货币从主权货币演进为国际货币,其标志通常是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货币,国际主要投融资货币以及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入篮”一年以来,这三大功能皆有进展。

  在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下,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公布的最新数据,9月份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已达10421.52亿元,创历史新高。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IMF总裁拉加德曾说,人民币将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IMF亚太部副主任李昌镛表示,许多人说人民币“入篮”后国际使用并未大幅增加,这种观点目光短浅。

  德国金融界人士胡伯尔图斯·瓦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德国法兰克福是欧洲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人民币交易便捷活跃,德国企业受益匪浅。他表示:“这只是开始,日后的人民币交易还会更多。”

  有分析指出,人民币被更多央行和国际投资者认可,其背后原因是,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在国际上赢得更多信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前IMF中国部门主管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就认为,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性和吸引力最终要由市场决定。

  新加坡金管局人士认为,两年来,中国在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外汇和证券市场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金管局正是看到了这一情况才将人民币纳入新加坡官方外汇储备。

  中国银行悉尼分行运营部总经理张毅表示,储备货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政府行为背后有其经济动力。基于投资人民币的收益率,政府投资人民币是聪明的行为。

  普华永道经济学家张鉴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的总体表现、人民币汇率的平稳度、货币交易及金融投资,以及人民币的可及度和使用的方便,都会深刻影响未来人民币充分国际化的进程。”

  区域化、国际化与市场化——人民币适用范围扩大

  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份额为10.92%,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共同构成新的一篮子。去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使得人民币国际适用范围扩大。

  据SWIFT统计,人民币9月份在全球交易中所占份额为1.85%,是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报告指出,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可以预计人民币未来将在国际支付上占据更多份额。

  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分行总经理林士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东盟经济文化合作深远,中国-东盟国家形成的人民币投资圈将有效提高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率,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专家指出,人民币“入篮”既是人民币国际化跃升的重要标志,也给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提出更高要求。

  受益于经济前景向好和市场化改革等利好因素,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而稳定的汇率又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支撑。印度尼西亚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企稳并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前景依然光明。

  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教授法罗克·康特拉克特表示,在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调控举措很好地实现了人民币币值稳定,这十分值得称赞。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塔米姆·巴尤米表示,如果中国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顺利,预计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储备货币格局。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

  农民增收有托底

  当前,秋粮大头已经颗粒归仓,秋冬种正在接茬。今年以来,各地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稳定、结构优化、方式调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有保障,农民增收有托底

  农业部农情调度表明,今年粮食有望继续获得丰收,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仍是丰收年。今年夏粮产量2810亿斤,同比增加0.9%,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占比达27.5%,提高2.8个百分点;早稻产量635亿斤,同比下降3.2%。截至10月17日,全国秋粮收获超过七成。水果、茶叶、蚕桑等作物生产基本稳定。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前三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向好,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水平继续保持增长;农村创业创新人数超过700万人,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产业扶贫深入推进,入股分红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模式全面推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加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78元,同比增长7.5%,分别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6和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其中,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69万人,同比增长1.8%;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为3459元,同比增长7%。

  农业结构优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当前,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有效供给明显增加。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分析,今年籽粒玉米调减约2000万亩,优质食用大豆、杂粮杂豆和饲草分别增加约700万亩、600万亩和500万亩;受价格提升拉动,棉花、糖料呈现恢复性增加态势。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调减2300万头,产能逐步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供给总体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生猪存栏同比下降0.8%,出栏同比增长0.6%。蛋鸡产能逐步调减,9月份产蛋鸡存栏同比下降9.1%,供需形势持续改善。渔业减量增效成果巩固,1—9月份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0.17%,增速回落近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同比减少9.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同时,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产业融合明显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呈现“总体规模增、企业利润增、出口交货值增”的态势,实现了提质增效。据统计,1—8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8.4%、8.1%和6.4%,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5、3.1和3.1个百分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明显升温,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据云南、四川等省典型调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营业收入保持近两位数增长。农村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据商务部统计,1—8月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7290亿元,同比增长38.1%。

  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价格总体平稳

  农业百业兴旺,总体上看,今年农产品供应保持平稳。根据农业部市场监测,9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1,环比上升0.3个点;菜篮子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7.56,环比上升0.3个点。其中,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环比上涨0.4%,同比高1.4%。生猪价格7月份开始反弹,3个月累计上涨7%。

  个别产品如鸡蛋价格有一定的增长。据农业部统计,主产省鸡蛋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9月份均价为9.15元/公斤,同比上涨8.2%,牛肉、羊肉、生鲜乳价格温和上涨,环比分别上涨0.9%、2.2%和1.5%。

  水产品价格稳中略降,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2%。农业部重点监测的蔬菜品种价格小幅回落,均价环比下降2.9%;农业部重点监测的水果品种价格持续回落,环比下降6%。从后期看,受政策支撑及供求宽松等因素影响,预计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将以稳为主。受供求波动影响,预计鲜活农产品价格整体将先降后涨。

  为了进一步稳定市场供应,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要抓好秋粮产销衔接,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加强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扎实完成秋冬播任务。还要抓好“菜篮子”产品供应,做好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确保产得出、销得畅、卖得好。

  (本栏稿件均来自新华社)

 选择年月
<2017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直通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