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啃“硬骨头” 打赢脱贫仗——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杨秀玲

  深秋的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层林尽染、池水碧清,满是美景。然而,青山绿水间仍生活着被疾病、意外等因素阻断富裕的贫困人口,这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户纪道明,14年如一日照顾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妻子,又要抚养儿子,家里家外一人忙,发展经济困难重重……

  贫困户查明山,身体不好,家中没有劳动力,家中的三分地也种不出高收益,又无法出门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增收途径……

  贫困户李坦余,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出门走路离不开拐杖,去年家里突遭变故,女儿离世,精神一蹶不振……

  为了不让一个人在脱贫路上掉队,今年5月份,市委宣传部驻梅山村扶贫工作队到达梅山村,工作队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走访摸家底,访贫问苦找穷根,精心谋划立项目、补短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措施,村民们信心大增,为梅山村的扶贫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找准症结点 建立“扶贫”村制度

  梅山村位于万佛湖上游,距万佛湖旅游中心约5公里,耕地面积571亩,山场面积1780亩,519户1836人,人均耕地少。目前全村仍有78户191人待脱贫。“今年5月份,我们刚到村就立即投入工作,通过做到扶贫政策‘七个一口清’和‘八个一’走访思路,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精准扶贫、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建立健全梅山村脱贫攻坚的各项‘制度’,确保摸透找准穷根。”市委宣传部驻梅山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力介绍道。

  为了系统领会、理解精准扶贫政策,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做到“七个一口清”,即对全村精准扶贫工作基本情况、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一票否决”一口清,对“户脱贫、村出列”标准和程序、“两不愁三保障”一口清,对“四项清单、五个切实、六个精准”一口清,对贫困户识别程序一口清,对村户资料一口清,对“五个一批”脱贫方式、十大扶贫脱贫工程、“1+20+N”扶贫政策一口清,对脱贫攻坚政策供给项目一口清。同时,抓深入走访,明确“八个一”的走访思路,即“一户一情况、一户一照片、一户一属性、一户一原因、一户一措施、一户一联系、一户一成效、一户一签字”,采取摸清底数普遍走、建立感情经常走、重点问题个别走、特殊问题集体走的“四走访”措施,全面完成贫困户核查,实现每户走访到位、交流到位,宣传扶贫政策,共研帮扶措施,因户因人解决问题。

  深入走访中,扶贫工作队、镇驻村指导组、村两委党员干部坚持落实党建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联帮关爱制度及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制度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先扶志 激发内生动力

  坡岭山头树木葱郁,万佛湖碧波荡漾。梅山村红白理事会成立、我市首家省级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站在梅山村挂牌、专业演员把精彩的文艺演出带到村里、贫困户纪道明获评2017年第二季“六安好人”……从今年5月份起,一件件新鲜事,让梅山村热闹起来。

  “我们在前期宣传走访时发现,梅山村生态环境好,但是相对封闭,很多村民思想停滞不前,认为现在乡村没有大发展,甚至还有部分贫困户有‘穷是我自己的事‘的消极观点。”王力介绍说,为了先“扶志”,市委宣传部驻梅山村扶贫工作队发挥了自己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处,一边一遍遍上门走访聊天,讲国家政策,谈美好生活,一边注重发现、培养、宣传村民身边的先进典型“六安好人”纪道明,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妻子2003年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十几年来我一边照顾妻子、儿子,一边在家搞养殖,没有资金、没有帮手,规模很小,日子始终富裕不起来。今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新建了黄牛、白鹅养殖基地,马上有十几头黄牛就要出售了,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今年还有万把斤稻子和养殖白鹅的收入,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马上我们家就能光荣脱贫了。”纪道明算起自己的脱贫账,喜不自禁。现在纪道明养殖黄牛40多头,他还积极为贫困户托管代养黄牛、白鹅,带动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

  纪道明照顾妻子不离不弃,脱贫致富不等不靠、吃苦耐劳,成为梅山村的佳话,也影响着其他的贫困户。“我身体不是很好,不能外出务工,但是跟纪道明比起来,困难还是要小些,今年就在他的养殖基地干活,一个月能挣个一千来块,一年不歇的话这块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贫困户查明山告诉记者,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是很好,脱贫困难大,今年看到纪道明把养殖基地都搞起来,自己的那点困难也能克服,就在纪道明的基地干活,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养殖大户纪道明的养殖之路让村里的贫困户们信心大增。工作队趁热打铁,根据梅山村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注册成立了舒城毛竹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村社联建”的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建立建设了黄牛散养基地、黄牛种苗繁育基地、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油菜基地和森林黑毛猪散养基地,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推广小菜园、小禽舍、小畜棚、小鱼塘、小药地、小特产“六小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工作队还分层分类分户谋划具体的扶贫规划和帮扶措施,全力推进落实“十到户”精准扶贫措施,即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光伏扶贫到户、危房改造扶贫到户、健康扶贫到户、教育扶贫到户、社保兜底扶贫到户、金融扶贫到户、生态保护扶贫到户、社会扶贫到户、就业扶贫到户,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一个以上扶贫政策和一个稳定增收项目,用足种养业5000元的扶持标准,重点抓特色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充分发挥能人大户、联村企业的作用,保证精准扶贫有的放矢、不走弯路、富有成效。

  外联加内引找准脱贫“好路子”

  扶贫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外联内引,让梅山村活跃起来。8月13日,市委宣传部、安徽迎驾集团、六安市迎驾慈善基金会支持梅山村产业扶贫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七家合作商就扶贫捐助、种苗提供、技术支持、销售途径签订合作协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迎驾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贵祥个人向梅山村捐款2万元,迎驾集团捐款12万元。市农科院与梅山村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首批规划200亩土地连片种植油菜,由市农科院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按照国家油菜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全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的要求,对基地进行打造。

  基地好产品要有好销路,才能让贫困户脱贫无忧。经过驻村扶贫队的联络协调,8月11日,安徽省徽菜产业促进会(中国徽菜焦师门联盟)携10余家餐饮企业来梅山村开展产业对接会,确保黄牛、白鹅销路畅通、贫困户收入有保障。9月19日,六安杜府家宴酒楼、张兵酒楼等十余家餐饮企业来梅山村开展特色农产品洽谈订购,并实地考察了生态黄牛、麻鸭、咸鱼、葛根粉等特色农产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9月29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与六安西商集团进行对接,西商集团经过现场考察,签订10月份购买黄牛12头,生态黄牛养殖为贫困户带来首笔收益。

  “为了保证今年我村计划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我们还投资发展山野菜加工、光伏、农家乐及垂钓休闲产业,保证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拥有100亩水面的梅山文化旅游休闲中心,目前正在施工当中,它依托万佛湖旅游资源,建成后将带动整个梅山村的经济发展,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后劲,脱贫致富我们村绝不会拖了大家的后腿。”说起梅山村的发展规划及目前村民的精神状态,梅山村党总支书记班友涛热情倍增,“我们现在正在给村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等,通过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浅出的宣传、讲解,让村民们对我们村的发展更有信心,大家对尽快脱贫致富更有信心。”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敢啃“硬骨头” 打赢脱贫仗——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扶贫工作纪实⊙中国·月亮湾作家村开村⊙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55577万美元⊙毕小彬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谱写加快幸福六安建设新篇章⊙付新安率组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办理“回头看”⊙我市城管执法队伍统一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