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07版
文章导航
 
社会广角

  桑梓情深助脱贫

  黄海波 本报记者 宋金婷

  微凉的秋风送来稻谷的芳香,即将收割的金色稻田一望无际,路边老人望着好收成,不住地夸赞:“不是江从九给我们挖了塘,修了渠,通了路,哪里能有这样好的收成。”他们说的江从九,是霍邱县夏店镇砖井村人,多年前外出创业,致富后有感于家乡父老曾经给予自己的关爱,先后捐资近百万元建桥挖塘、修路开渠,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

  江从九早年家境贫困,由于兄妹多,父亲又多年一直生病卧床不起,一家六口仅靠母亲一人支撑,全家吃饭穿衣都要靠左邻右舍的资助。不甘贫穷的江从九,敢想敢干,离开霍邱,外出闯天下。从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到中石化西气东输,从川气东送到原油管道工程,江从九的工程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不仅如此,还走出国门,承建柬埔寨、马来西亚多座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累计产值达数十亿元。每次回乡,都有剩余劳动力想投奔江从九寻找工作机会,他从不拒绝,“我一个富了不算什么,乡亲们都富了才更有意义!”多年来,江从九从家乡带出来打工脱贫的乡邻上千人。

  江从九关心这些老乡的就业,也关心他们的发展。安排他们在不同岗位学习技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老乡方国勇在他公司工作多年后,看到成都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困难,提出了办学思路,因为投入多,风险大,遭到方家一致反对。江从九知道后,鼎力支持,从选址、建设、相关手续办理,全力帮助。如今,方国勇成立了成都光明教育集团,学校遍布成都、西安、郑州共十余所,在校生上万人。“没有江从九的支持,我最多是一位工资高一点的打工仔!”方国勇这样评价江从九。李健、裴贻荣等老乡,当年他们从家乡走出时一无所有,现在都成为了创业达人,前者拥有了一个水上运输公司,后者成为了养老行业的领头雁,他们的成功,也都离不开江从九的大力支持。

  “是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是家乡的父老关爱了我,我要为家乡发展做更多努力,让家乡父老生活得更美好。”江从九关心着在外创业的老乡,更关心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江从九回夏店镇砖井村,看到村里的当家塘年久失修早已干涸,田里正值灌浆的水稻因缺水,叶子都打了蔫,当即拿出18万元修建40亩水面当家塘一口,一举解决了周围280亩土地灌溉和190多名村民的用水问题。十年来,江从九累计捐款近百万元帮助夏店镇及砖井村兴修水利、改善交通、亮化街道等,逢年过节,还到敬老院、贫困户家献爱心。

  我市加强

  安置帮教对象服务管理

  本报讯(谭继传 记者 李文斌)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今年来,市司法局强化安置帮教对象服务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置帮教对象重新违法犯罪,最大力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做好安置帮教对象安全稳定工作。

  扎实开展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专项攻坚行动。6月份,市司法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以“推进安置帮教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的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专项攻坚行动。在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的基础上,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市司法局对专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门督查,要求各县区安置帮教机构对已排查走访的安置帮教对象展开一次“回头看”,对于人户分离的安置帮教对象实行“双列管”制度,对于未回本地报到或现在去向不明的安置帮教对象,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报当地公安派出所,配合公安派出所做好查找工作,对于重点人员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形成安置帮教个案,压实责任,落实专人包保。

  强化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利用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服刑人员和预释放人员及时核查信息、发送回执,建立了专人负责、定期通报制度,与监所实现信息核查无缝对接。司法所对刑满释放人员做到“报到、登记、建档”等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对于监所评估为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三无人员”、重点帮教对象,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度,确保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及时。

  积极开展安置帮教对象教育帮扶和社会救助工作。为刑满释放人员建立 “多帮一”帮教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广泛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政策宣传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安置帮教对象,积极帮助落实救助政策,人性化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准确进行贫困户识别,符合条件的,协调纳入贫困户范围;对于无家可归的安置帮教对象,暂时安置在过渡性安置基地,并积极为其联络就业岗位、申请安置住房。

  今年1-9月,全市共衔接刑满释放人员1098人,全部建立了帮教小组,并为388人落实了责任田,104人获得社会救助,39人获得就业服务,县区过渡性安置基地临时安置6人。

E:\七版歌会1.JPG

  10月29日下午,“迎驾杯”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四市首届大别山歌会六安赛区暨六安市第八届大别山歌会决赛在六安市中心广场(球拍广场)举行。期间,来自金寨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赛前舒展形体,热身待发。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摄

E:\七A2600086.jpg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0月22日,龙舒公益协会组织爱心团队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前,走进干汊河镇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们,义务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贴膏药、包饺子,并为老人们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活动现场,爱心团队艺术团为老人们献上舞蹈、歌曲等精彩文艺节目,赢得老人们阵阵欢笑。爱心团队为老人们送上了慰问品;志愿者们义务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为患颈肩腰腿痛的老人们按摩贴膏药,嘱咐老人们保重身体健康,快乐生活;部分志愿者配合食堂厨师为老人现场包饺子。 卢贤傲 祝平锋/文图

  顺河镇全面

  落实农村“三大革命”

  本报讯(黄晓洁 记者 程传军)连日来,裕安区顺河镇积极行动,全面落实农村“三大革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得到有效治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美丽顺河。

  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召开专题会、张贴宣传栏绘制文化墙等形式,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尤其是陈年垃圾清理。同时,在镇辖各主干道、循环道及人口密集的村庄安置垃圾桶或修建垃圾池,严格要求所有垃圾分类、入箱入池、一天一清运、不留过夜垃圾。镇集镇办还加大陈年垃圾清运力度,确保全镇干净整洁无死角。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注重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彻底治理“脏乱差”环境,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以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和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厕所改造,重点对不能纳入管网集中收集处理的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

  农村“三大革命”,是一项事关长远、造福百姓的重要民生工程。顺河镇以此项工作为抓手,深入治理生活垃圾、污水、厕所,力将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新的更高层次,营造更洁净、更美丽、更和谐的人居环境。

  我市开展残疾人事业

  统计数据集中填报

  本报讯(颜成 记者 李文斌)为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2017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快报以及部分台账填报任务,10月20日,我市开展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集中填报工作,各县区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与市残联对口科室工作人员当面对接,共同完成数据的录入、审核以及上报工作。

  我市2016年度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在各县区残联的高度重视,各统计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同时存在指标概念理解不准、数据比对错误率高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市残联要求,各县区残联要按照《关于做好2017年度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做好统计各项工作,同时,要建立责任倒查机制,把责任落实到岗、任务分解到人,强化督导检查,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实事求是填报数据,力争2017年度我市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教育苑⊙社会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