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雪彦
在春江河滨花园小区,有一位百岁老人叫王晴村,过着平淡而又安详的晚年生活。10月18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春江河滨花园小区,见到了102岁的王晴村老人,她正在忙着收拾衣服,整理房间。完毕后,她随手泡了一杯瓜片茶,独自坐在餐桌旁边,慢慢品尝。
“我母亲最喜欢喝瓜片茶,每年瓜片上市的季节,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会提前买些,储藏好,足够我母亲一年喝的。”老人的大儿子,75岁的卫先灿告诉记者。
1915年出生的王晴村老人膝下育有7位子女,大女儿今年82岁,最小的女儿也已经56岁。一路走来,她的儿女们先后成家立业,如今都已经退休在家,除三女儿外,其他的子女们都有了孙子,大女儿已经有了重孙,也就是王晴村老人的玄孙。“我大姐是我们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在农村生活的,她年轻的时候嫁到了农村,现在她的重孙子已经3岁啦。”卫先灿说。
据卫先灿介绍,解放前夕,他的父亲突然患上了一种罕见疾病,便瘫痪在床,原本靠父亲养活的一大家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生计,王晴村开始到处打零工,30岁左右的王晴村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但她却一步步克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养大了7个孩子。
子女们长大成人后,便对母亲照顾有加。之前,王晴村老人一直和大儿子卫先灿一家生活在一起,后来由于大儿子家拆迁,老人这才搬到了小女儿家。子女们虽然也年事已高,但还是经常来看望老人,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据卫先灿介绍,随着王晴村老人年龄的增长,她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不过每年过生日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候。
“我们每年给母亲过一次生日,基本上都选择在正月十五左右,生日那天,子孙们会轮流给我母亲磕头、送祝福、送礼物。”卫先灿说,“我父亲去世二三十年了,他在世的时候经常教导我们,家庭要重孝道、守孝悌、倡孝行。我母亲年轻时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现在她年纪大了,我们孝敬她是应该的啊。”
王晴村老人饮食特别规律,“早餐一般吃大馍喝稀饭或者吃鸡蛋饼喝豆浆,有时候吃面条,吃面条的话要加两个鸡蛋。午餐以荤菜为主,有荤有素,要吃一大碗米饭。晚餐要吃一大碗蛋炒饭,然后喝一杯瓜片茶。水果、零食也从不间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饮食外,王晴村老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息比较规律。每天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均保持在8个小时以上。
“她心态也好,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说起母亲长寿的秘诀,卫先灿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