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喜迎十九大
放歌新六安”主题系列(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布会指出,五年来,全市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群众便捷出行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五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261公里,新增一级公路337公里,建设总里程是前12年的总和,完成投资是前12年的6倍,总投资39亿元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全线贯通;完成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1272公里,危桥改造项目330座,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327公里;建设500吨级以上码头3座,建成国家级客运站69个、农村客运站539个。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005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五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1.2亿人次,客运周转量681亿人公里,货运量13.9亿吨,货运周转量4281亿吨公里,同期比分别增长63.4%、67.8%、66.2%、65.4%。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达1890万吨,同期比增长23%。
我市成功争创首批“安徽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示范城市”,深入推进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市现有公交车1240台,其中市区520台、新能源车辆占比达55%,公交行业在去年城区窗口行业测评中位居全市第五。舒城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并被列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首批创建县。
2014年,我市被列为全省治超信息化建设试点市,总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六安市交通运输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及源头监管站43个、县级治超监控平台6个,实现省、市、县三级治超联网监管。全市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入网、上线率达100%;投入800万元推进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建设,启动掌上公交APP项目;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
我市制定了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计划投资900余亿元构建全市“一环二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七纵七横九连”干线公路网。未来五年,市交通运输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文明交通建设,全力构建“一环二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七纵七横九连”干线公路网,不断提升综合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到2022年,努力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县一级路、乡乡二级路、村道5米5”的建设目标,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