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粮食提质增效

C:\Users\luaninfo\Desktop\日报10月11日5678全彩霍邱\十九大霍邱2版\看图王批量图片转换结果\霍二0171010110136.jpg

丰收乐

  围绕粮食产业“双百亿”工程,霍邱县举科技旗,打粮食牌,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

  霍邱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中,该县首先从良种推广抓起,实行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全县水稻品种由过去的368个,优选减少到现在的10个主导品种和5个搭配品种,小麦品种由过去的86个优选减少到15个,基本实现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片一品”,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双增长。良法是确保粮食提质增效的又一措施。他们坚持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方施肥、植保统防结合,综合配套,强力推行小麦“六改”关键技术,全县小麦机条播、机开沟率分别达70%、95%以上。大力推行水稻“三增四改”和机械化育插秧等关键技术。着力抓好2个水稻小麦整建制高产创建乡镇、7个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3个省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建设,每乡镇重点抓1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每村抓1个百亩示范点,全县小麦、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分别达50万亩和100万亩。通过省市测产验收,水稻和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分别比非示范片增产5%和10%,由此,全县粮食增产1亿公斤。全县还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安排项目专项资金773万元,现在各级财政累计安排育秧工厂建设补助资金2800多万元,建设育秧工厂140多座,育秧钢架大棚面积达55万平方米,配备育秧自动化播种流水线360多台,育秧软、硬盘920多万张。今年该县机插秧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0%,机械栽插比人工栽插每亩增产40-50公斤,节省栽插成本50元,亩增收在200元左右。该县还实行植保统防统治,统一采购大型机动喷雾药械,每村组建一个植保统防服务队,并建立了“县中心—乡大队—村植保服务队”的植保统防网络,每年全县统防面积达580万亩次,亩均节本增效近百元。同时,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继续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专项为粮食生产重点环节提供全托式服务,破解中南部乡镇秋种难题。

  为了使科技服务落实到位,霍邱县对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垂直管理,定岗定责,开展培训,服务到户。建立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责任制,创新农技推广、农机、植保等服务机制,每年组织近三百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包村联户工作基本上覆盖全县425个村。还建立了农业科技节目编辑室和手机信息平台,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网和农技110,利用媒体推广农业科技,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10场次,培训农民3.2万人次。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站在新起点 打造新引擎——霍邱全力推进工业发展素描⊙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硕果摇枝⊙科技让粮食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