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裕安区农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先后荣获了“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区”、“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区”、“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等荣誉称号,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区上升为省级层面,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连年受到省农委通报表彰,农业工作并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和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观摩。
粮食生产稳步提升。以水稻高产创建、小麦高产攻关、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改善生产、科技支撑、园区示范、政策扶持、项目整合等多种措施,裕安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际粮食播种面积及实际总产量逐年稳步提升。为突出农技推广、示范创建等关键要素,落实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创建攻关示范点(片)6个,其中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各2个,示范总面积3万亩。示范点(片)良种普及率达100%,新型肥料、绿色防控应用率达90%,粮食单产水平提高1%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以上。
农业产业化持续加快。通过壮大龙头、建设基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超对接”等农业发展模式日趋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全区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品牌农产品商标8个,其中“六安瓜片”、“皖西白鹅”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品牌农业长足发展。2016年,全区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1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数量达到24家,超5亿元的2家。
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迅速提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春秋两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打假行动,年均出动检查执法人员近700人次;完成了区级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培育了技术骨干。首批在徐集、江家店、分路口、独山、新安等10个乡镇建设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室,安装农残、畜牧、水产类快检设备21套,快检室进入试运行阶段;2016年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续展、换证)19家,产品32个,超额完成市分配裕安区任务13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截至2016年底,裕安区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80家,其中股权挂牌和企业上市5家,省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6家,市级达44家;2016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名,全区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累计达2万人;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区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了企业电子商务知识能力以及现代化水平,全区农产品电商额度达到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