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秋”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江南的小城,家乡夏季漫长而炎热,熬过苦夏后家乡人有“啃秋”的习俗,“啃秋”有迎秋之意,也叫做“咬秋”。

  咬秋首选的食物是西瓜,人们相信夏末秋初时吃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免除腹泻、疮疖等疾病。不过在我看来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啃秋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家乡人很看重啃秋吃西瓜,即使多年前物资匮乏的那个时期,大多数人家不舍得买一个整瓜来啃,于是几户人家凑份子买个大瓜,然后一家分上两三片,至少让老人和孩子啃秋应节令。母亲也用鸡蛋换过西瓜,一个鸡蛋换两片西瓜,全家人都可以尝一尝。不论何时想起童年时入秋“啃瓜”,那都是一份幸福难忘的回忆。

  在家乡用来啃秋的东西不止是西瓜,秋后瓜果成熟了,田里、园里能够啃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家菜园里有一棵枣树,“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小枣就长成了,并在“腰上”红了一圈,中秋节前后满树沉甸甸的枣就会把枝条压弯了腰,眼瞅着溜圆红火的枣儿,村里调皮的男孩子便举起竹竿一阵乱打,枣子四处飞溅,在地上欢快地跳着。我忙蹲下去,弓着腰,一颗颗地拣,拣的时候还忍不住放一粒在嘴里,红得剔透的枣儿脆甜清香,美味无穷。枣的营养价值很高,民间有谚语“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入秋后多吃些枣子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从医学角度讲,枣对贫血、肺虚咳嗽、高血压等均有裨益。

  秋后田里的玉米刚刚成熟,此时的玉米棒非常鲜嫩,用指甲一掐就会流出白白的浆汁。母亲到自家地里掰上一竹篮玉米,回家后剥去皮,洗净后放到锅里煮熟。刚从田里掰回来的玉米不仅香,还有一丝甜味,大人孩子都喜欢啃。我啃玉米时爷爷总会在一旁念叨“啃啃秋,痱子丢。”意思是啃了秋就不会起秋痱子。父亲幽默风趣,他总是一边啃玉米一边唱“立秋啃棒子,长成大胖子。”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正是我这个“馋嘴猫”的“快乐季”。家乡的石榴籽儿又大又红,犹如晶莹的玛瑙,啃上一口,满口生津,馨香流溢;啃一口柿子,那蜜汁似的汁液,便会顺着嘴角直往下淌;啃一口鸭梨,水分充足,果汁如甘饴般甜;吃几粒糖炒板栗,香糯味美,回味绵……

  啃秋蔬秋果,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我觉得整个秋天都是幸福的。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大别山永恒的桂花—记金寨县袁大桂烈士⊙秋凉秋声忆灵虫⊙看 场⊙“咬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