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劲吹红土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坚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采取一系列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勇于担当,善于创新,从严监督执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五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5起,处理106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656人。

  五年来,六安市社会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12%。

  两份数据,一张答卷!数字晒出成绩单。五年风雨兼程,不忘初心,聚焦主业,奋力前进。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共同努力下,“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更加有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

  牵住“牛鼻子” 夯实两个责任

  “在巡察中发现市环保局下属事业单位利用职务之便,违规经商办企业,请问市环保局党组对此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这是市纪委委员甘正祥在市纪委三届六次全会上向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现场提问的一幕。

  “各单位党委(党组、工委)及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照单履责、全程留痕’的工作要求,如实记录履责情况,不得随意涂改补录,严禁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我市出台推行“两个责任”全程记实制度要求。

  近年来,我市紧紧扭住党委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建立健全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以及落实主体责任约谈办法,高举问责利剑,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十八大以来,全市共对5个县区和13个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问责“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52起。

  针对十八大以来,部分县区和市直单位“一把手”发案的沉痛教训,我市积极探索,用系统的方法破解“一把手”监管难题,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监管的实施意见》,通过“六个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的思想共识。2016年县区委换届后,市委、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与新任县区委常委进行集体谈心谈话,并把每一位常委的家属召集在一起进行专题谈心谈话。“领导干部的家属,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传递正能量,要在守护廉洁底线上秉持共同的信念,当好监督员,帮助领导干部做一个廉洁勤政的好领导好干部,做好表率,引领社会风气向善向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在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

  亮起“探照灯”

  从严正风肃纪

  舒城县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汪凌云等人公款旅游,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费用予以追缴。霍邱县冯井镇腰屋村委会主任徐孝喜、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树亮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吃请,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省委30条和市委20条规定,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深挖“隐身衣”,应对“新变异”,24次点名道姓对94起典型案例通报曝光,以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严促党员干部养成遵规守纪的行动自觉。

  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深入开展党政干部违规建房占房、收受会员卡、经商办企业清理工作和“小金库”、“酒桌办公”等专项整治。市委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公务接待等作风建设方面制度9项,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近年来,全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得到有力加强,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架牢“高压线” 重拳反腐治贪

  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的决策部署,“零容忍”惩贪治腐,坚持拔烂树护森林,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0957件,立案6486件,结案6189件,党政纪处分6314人,其中县处级87人、乡科级706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171人。重点查处了市国税系统窝案、六安一中窝案以及魏力生、黄道甫严重违纪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蝼蚁虽小,却能毁千里之堤。在严惩“老虎”的同时,我市紧盯基层“微腐败”,铁腕纠风拍蝇,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近年来,我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245起,2563人受到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其中,金安区毛坦厂镇浸堰村原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德柱,叶集区孙岗乡大畈村原党总支书记孙贵州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村官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有效增强了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

  鸣响“警示钟” 强化源头治理

  “华灯高挂,清正坦荡,为新年贺喜;清茶一盏,淡泊名利,为六安加油。”“恪尽职守兴党兴民兴社稷,遵纪守法为国为家为天下。”近年来,每逢重要节日期间,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会收到纪检监察机关发来的廉政短信。温暖的信息让廉洁自律意识渗透到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深处。一条条提醒短信像一个个警钟时时鸣响,提醒他们在喜庆家事、亲朋道贺、礼尚往来、共度佳节之时,过好“廉洁关”。

  “过去的老领导成了今日的阶下囚,着实让人为之叹息,也提醒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啊!”一位县教育局长在旁听六安一中原校长腐败案件庭审时感叹不已。六安市纪委适时组织“非常零距离”庭审旁听活动,做到让零距离的教育震撼心灵,让警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通过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案件,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现场接受教育。

  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近年来,六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转变执纪观念和执纪方式,深刻领会并把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破纪之初,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实施意见(试行)》,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工作常态化,该实施意见被省纪委全文转发。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正本清源,不断强化纪律教育,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培育良好家风,《新华社内参》、《安徽日报》等媒体分别对我市“万封家书促党性纯洁”活动作了专题介绍和采访报道。推进公共权力运行监控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的合并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切实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管。从源头入手,不断织密监督之网,防控之网。

  催生“内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

  六安市深入推进“三转”,积极探索监督执纪新模式、新途径,牵头制定落实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细化33项具体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金寨县纪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经验在全省交流并推广。作为省纪委确定的全省唯一市级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市,六安市设立27家派驻纪检组和市直纪工委,实现对75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积极探索创建新录用公务员参与执纪审查陪护模式和涉刑案件“先处后移”做法,有力推动了纪律审查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着眼改革,先行先试,2015年,六安市率先在省内开展市级巡察工作,形成了“一办三组”的组织机构和市县联动的工作模式,并及时启动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今年8月,我市组建28个专项巡察组,开展机动式、交叉式巡察,对4县3区实现脱贫攻坚巡察全覆盖,利剑作用得到有力彰显。中央巡视办副主任张本平来六安调研时指出,六安市巡察工作思路清、路子对、工作实、效果好,并将六安市确定为中央巡视办巡察工作联系点。

  清风劲吹红土地。踏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不变节奏,六安市正以铿锵步伐,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伴着廉洁的节拍,老区干部作风变了,群众的满意度高了,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了座座“连心桥”。在六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奏响了树正气、扬清风、促发展的协奏曲。

 选择年月
<2017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清风劲吹红土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山乡田园景致新⊙孙云飞主持召开绿色城南规划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孙云飞在裕安区调研时强调 坚持抓产业强保障优服务 奋力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效能办暗访市直单位落实效能建设“十项制度”情况——⊙“两节”盘点⊙孙云飞督查城区部分重点工程建设时强调⊙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