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健康 重建心灵家园——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品牌塑造侧记

  本报记者 单姗

  2013年,随着《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精神卫生问题成为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促进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这里收治有全市各地的精神病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无法与人正常沟通。近年来,为让皖西地区精神病人获得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发挥特色专科优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将精神卫生事业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

  有效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患者人数达到1600万人,在疾病总负担中已经超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排名第一,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4。据摸底统计,我市登记在册的重型精神病患者已达2.2万余人,其中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每年,公安、综治、卫计等部门都会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其中达到三级以上有3000多人。

  市二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江淮名医、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童庆好告诉记者,与患病率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精神疾病的诊断筛查率不够高,我市对重性精神病诊断筛查率在4.56‰,虽然超过国家规定比率,但相对基数,诊断率仍不高。记者在市二院精神科门诊了解到,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相比于从前精神科的就诊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能主动前来精神科就诊的患者比率还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以及悲观失望的心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共分为8个病区,收治的大多是一些重性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病人行为不受控制,一些病人冲动伤害他人的行为,对社会治安的稳定和谐有影响,且这种疾病治愈率不到20%,需长期吃药控制,因此,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在做好日常接诊治疗的同时,开展国家‘686’项目,即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

  据悉,“686”项目是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治疗的示范项目。童庆好告诉记者,此项目开展后,将形成由社区医疗体系人员、乡镇医生、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人员共同形成的精神疾病综合防治队伍。市二院将利用好此次项目机会,发挥自身精神卫生诊治和医疗技术优势,完成我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选登记、诊断复核及危险性评估。“这是一种自上而下,从市级到县区、乡镇及基层的双向联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定期随访,建立资料档案,相关信息更新要按时输入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免费应急处置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为需要紧急住院患者实行救助,确保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减少肇事肇祸率。”

  精神障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心理障碍和精神病,近年来,精神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各种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采访中,童庆好告诉记者,大多数精神病人得不到根治,而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大,新的病人在不断增加,因此,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其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但目前从患者构成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精神类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将成立我市首家睡眠科

  根据安徽省“十三五”精神卫生规划,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发展亚专科、高端治疗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据悉,目前该院精神卫生中心正在积极准备筹建睡眠科,成立六安市睡眠学会。

  入睡困难、早醒、眠浅多梦……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门诊率,还是在平时的一些义诊咨询活动中,因睡眠质量不佳来就诊或咨询的病人也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每天睡眠8小时计算,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加大,失眠人群越来越多,目前,我市尚无睡眠专科门诊,市二院睡眠科的成立将填补本市睡眠障碍诊疗的空白。

  睡眠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失眠、早醒、睡眠不实这些症状都是睡眠问题。而在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当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了大多数。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社会上最为主要的劳动力,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家庭中都是中坚力量,肩负着很多责任。另外,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都面临着健康挑战,易患上慢性失眠等睡眠问题,它不仅可导致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生活和工作力不从心,严重者还会引发各类躯体疾病。

  针对庞大的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的医疗需求,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在开设心身康复病房的基础上,即将成立睡眠科,引入多导睡眠监测仪和睡眠障碍治疗仪,可以分析就诊者的睡眠状态,包括深睡眠和浅睡眠,给予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心理放松训练与特色音乐治疗等,让广大有睡眠困扰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解决睡眠障碍问题,

  发挥优势提升知名度

  目前,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有47人,其中10名规培医生,7名副主任医生,1名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开设8个病区,其中,7个封闭病房,1个开放病房,设置床位456张,主要开展各类精神疾病、神经症、癫痫、心理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心理咨询、心理检测等业务,特色治疗有MECT、经颅磁治疗、团体生物反馈治疗、脑循环治疗、心理治疗。同时,该院精神科是市重点学科,是精神科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实习基地。承担法医精神病鉴定,六安市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是六安市精神病学及心理学分会主委单位,六安市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2015年7月21日设置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同时是六安市民政局精神康复福利中心。

  2014年10月,可容纳500张床位的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大大缓解我市精神卫生工作高负荷运转的状态,对全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近几年来,市二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普遍赞誉。谈到未来的发展,童庆好说,随着各县区设立精神科门诊和精神病院,未来,市二院将通过人才培养,采取送出去、引进来方式,发展亚专科,提高科研水平,并利用综合科优势,收治伴有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进行品牌塑造,提高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知名度。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市推进“新家庭计划”创建提升居民健康幸福指数⊙出游需防病备好“小药箱”⊙图片新闻⊙我市1人 获H7N9防控先进称号 ⊙卫计系统专项活动严肃行业纪律⊙霍邱县 农村贫困妇女免费查“两癌” ⊙守护精神健康 重建心灵家园——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品牌塑造侧记⊙ 市二院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