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病根”变“穷根”——舒城县健康脱贫让贫困患者吃下“定心丸”
本报通讯员 阙建华
“以前到安医住一次院,几年的辛劳几乎就是白干。现在不一样了,我患脑动脉瘤在安医花去14万多元的医药费,自费部分不到一万元,真是多亏了健康脱贫的好政策!”家住舒城县庐镇乡黄柏村杜屋组的贫困户杜万福一提到健康脱贫政策就赞不绝口。
医疗兜底:
贫困群众看病少花钱
杜万福所说的健康脱贫政策,就是舒城县建立的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在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医保、民政救助后,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1万元,其余部分由政府财政兜底,也就是“351”政策。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健康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实打实的帮扶,有效遏制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舒城县人社局局长王成斌说。今年以来,为更好地让健康脱贫政策和政策所带来的福利入脑入心、家喻户晓,舒城县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的宣传,基本做到了让帮扶干部“明白”,能时时刻刻、随时随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让医疗人员“明白”,保政策的规范操作和严格执行;让贫困群众“明白”,打消贫困人口有病不敢看的担忧和顾虑,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确保贫困群众及时享受健康脱贫保障政策。
截止到目前,舒城县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待遇享受共计66642人,发生医疗费用总额10743.9万元,基金合计支付8880.0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支付7134.5万元,大病保险支付632.8万元,医疗救助支付909万元,政府兜底“351”发放203.7万元,“180”补充医保补偿30.7万元。
“一站式”结算:
贫困群众看病少跑腿
“不仅要让贫困患者看病少花钱,还要让他们少跑腿。”舒城县健康脱贫办公室主任钟志群说,“我县贫困人口住院一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取消住院预付金,大大简化了贫困患者住院的各种手续。”舒城县城乡居民医保统筹改革后,系统升级,对贫困人口进行身份识别和动态管理,实现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政府兜底“351”、“180”补充医保分别于今年1月1日和5月1日实现网上即时结报,贫困人口只需交纳个人自付费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政府兜底资金由医疗机构垫付。
储德丙是舒城县高峰乡明花村石关组村民,也是当地的贫困户。今年,储德丙因为椎间盘突出两次住院,共花医疗费31658元,但个人只需付3000元。“政策好啊,看病自己不用付多少钱,而且不用我们垫付。”储德丙激动地说,“有了健康脱贫工程,我们到医院之后直接住院,手续很简单,住院也不需要交预付金。”
在舒城县,像储德丙这样的因病致贫家庭并不在少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舒城全县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3397户、贫困人口56987人,经核查确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户数和人口分别是6569户和8636人,户数和人口占比分别为28.07%和15.15%。此外,舒城的贫困户主要集中在山区,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成了摆在当地百姓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