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5年来,六安市城管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小街巷综合整治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凤凰桥污水处理厂项目、苏大堰大雁河综合整治项目、公共自行车等74项重点工程、总投资9.3亿元,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增强。城区建成污水主管网约300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污水处理率98.29%。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达到81.67%,远超国家雨污管网覆盖率60%以上的标准。
六安市扎实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两大工程,淠河景观带、淠河总干渠景观带、凤凰河公园和312国道绿色长廊4条生态轴建设基本完成,初步构建“三河一廊多带”为骨架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6%、绿地率37.61%、人均公园绿地14.8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4%、林荫路推广率75%,主城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云飞山水外,人在画图中。
精细管理 让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017年3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第8批(2016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全国有10座城市入选,六安市榜上有名,六安市正式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并成为安徽省该批唯一入选城市。5年来,六安市城管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仅用3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经现场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
六安市城管局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园林绿化、市容管理、牛皮癣管理等多个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户外广告实行资源化管理,推进城市供水排水改革,在城市管理领域不断扩大PPP模式运用范围,运用社会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环卫保洁机械化,推行快速保洁模式,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5%以上,进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逐步推进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示范园区、南山新区等处的4万多盏路灯数字化升级,实现远程监控和可视化操作,实现“一键控全城”。
通过环境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三线三边”综合整治、“示范路”创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露天烧烤整治、书报亭整治、渣土运输整治等一系列城市执法领域整治行动,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连续举办四届城市荷花节和兰花、杜鹃盆景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借助六安优质的花卉盆景资源,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对内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对外展示六安城市形象,2016年,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手举办“五色六安、荷绽新姿”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打造了良好的“六安城管”这张名片。
为民服务 让群众生活更加满意
今年年初,市城管局推进执法进小区,解决群众身边难题,市容执法支队按季节、按区域合理设置6处临时摊点群,春节有年货临时摊点群,夏季有西瓜、甘蔗临时摊点群,成立临时摊点群管理协会,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城市治理,设置临时农贸市场,市容管理实现疏堵结合。实行临时摊点群自治管理模式,是六安市城管局创新管理模式的又一举措。
六安市城管局围绕为民服务创新管理方式,利用科技手段,在全省率先建立数字城管,适时实施升级改造,开发城管市民通系统,数字城管自2009年7月投入使用来共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60余万件。
组建公众服务中心,每年处理市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1000多件。推行阳光审批,所有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窗口,每年办理行政许可审批2000多件,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围绕“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根本要求对公共服务事项补齐短板,中介服务事项简政放权。成立全市城管系统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每年运用调解手段依法化解100多起社会矛盾。
强化供水服务,城市供水普及率99.48%,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强化燃气服务,建立城市燃气安全保障和应急系统,燃气普及率达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