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超前消费”,谁来埋单

  本报记者 桑宏

91800188日报五版6.jpg

91800193日报五版2.jpg

  “先消费,后付款”——网络电商的这种消费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作为电商消费的新锐力量,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赊账”消费的人群几呈爆发性增长。

  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的各类预付款和借款业务令人眼花缭乱,面对琳琅满目商品的诱惑,大学生群体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呢?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采访调查。

  是什么在刺激大学生超前消费?

  没上大学之前,很多人会说:上了大学就自由了,没人管了。也确实,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就放飞自我,别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逃课、考试作弊、挂科,这些都很普遍。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有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以前爸妈不让买的,现在可以自己买;以前爸妈不让玩儿的,现在也管不了了。

  “暑假的时候我手机丢了,我妈只给我2000元钱用来买手机,可是我看上的手机要4000多元。于是,我就首付了2000元,分期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分期下来,每期还款200元。这是我除了张口跟家里要钱,目前能获得心仪手机的唯一方式。”近日,在我市某高校读读大三的合肥籍大学生方梦琪拿着手上崭新的三星手机跟记者说道。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家里给她1000元生活费,想要买到这部手机需要近3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是每月存钱300元来购买,也需要近10个月的时间才能买到。而现在以分期方式购买,即便一年下来需要多付一百多块钱的利息,但是先用到了手机才慢慢还,每个月也就多还十几元钱,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同时,她还告诉记者,周围的朋友也有不少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数码产品。

  由于网购和移动支付在大学生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信用分期消费都是用来购买数码产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女生会购置衣物、化妆品,甚至奢侈品。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在某个针对大学生分期消费的网络电商平台上,除了可以购买实物,还可以无抵押信用借款,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很多大学生借款的理由五花八门,请吃饭、去旅游、玩游戏……

  跟风攀比消费心理在作祟

  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支付宝于今年初发布的《中国大学生财富价值观调查》显示,90后在2016年全年的移动支付业务中占比近92%;中国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约为40839元,较2015年增长97%。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大学生对移动支付的依赖程度,而移动支付往往会削弱大学生们花钱的真实感。因为和所有人一样,余额数字的变化和钱包厚度的变化带给他们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移动支付会让人产生“没有花自己钱”的错觉,最容易降低了个人警惕感,这也使大学生们在消费时更显随意。此时,像“蚂蚁花呗”这样专为移动支付打造的贷款业务应运而生,让大学生更加有恃无恐地进行超前消费。

  大二学生陈超(化名)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同时使用3种网上分期贷款产品。“新学期开始后,班里许多同学都换了苹果手机,有的还买了ipad、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现在这么多的分期付款、京东白条和花呗等分期支付的平台。我前段时间也在淘宝上分期买了个ipad,用的是蚂蚁花呗,到还款日时就从‘趣分期’提现去还,然后再从‘分期乐’提现去还‘趣分期’。”

  陈超说,从开始这笔还款两个月后,他又看中了一款刚刚上市的平板电脑,面对“买还是不买”的选择题,他有了新的权衡:以前手里没有这么多钱,看中的东西要想买就只能求助于父母,但现在有了购物分期付款,心里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就这样,他一次次超前消费了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尽管每次都说“再买剁手”,可还是不忍放下手中的鼠标。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大学生都有陈超这样的心理,很多时候,购物消费都是冲动消费,没有考虑这件东西好不好,需不需要。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买,也就跟风买了,而电脑、手机、衣服、电子产品是主要的消费品。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购物网站“全面”的借贷、分期服务是巨大的诱惑,很难抵御,有了第一次分期基本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我从大三开始接触大学生信用分期消费,刚开始分期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当时家里每个月给我1200元的生活费,感觉还一部手机挺轻松的。”我市某高校的王丽坦言道,这种轻松的“错觉”让她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小到买衣服、化妆品,大到请客吃饭、娱乐游玩,都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来实现。逐渐地,她发现家里给的生活费已经无法负担起每月需要还贷的金额,自己除了找兼职,还要从同学那里借钱来维持。后期她只能另找借贷平台,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运转,可这雪球越滚越大,远远超出了她的还款能力。马上就要毕业了,现在欠的钱接近2万元,除了好几家网络借贷平台欠的钱,还有些同学借给她的钱也没还。她坦言,和大多数欠款的同学一样,这笔欠款最终还要由父母来埋单。

  虽然采访中像王丽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一些网络分期借贷平台对大学生分期借贷资质的审核的确比较宽松。与传统信用卡办理需要收入证明和单位证明等不同,记者就办理某网站大学生分期消费所需要的手续致电该平台客服得知,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籍证明就可以顺利获得分期消费资格,其中学籍证明甚至不需要学校的纸质证明,只需要电子版网络学籍证明截图即可,其中蕴藏的风险不言而喻。

  大学生亟须树立正确消费观

  “大学生的消费看起来只是吃饭、买书、买衣服等,跟中学差不了太多,但实际上上大学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就读于六安某高校的陈晨认为,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半独立地生活,体验各种事物,进行人际交往,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

  陈晨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目前正在学着管理自己的消费,兼职也只留了一个,“如果大学最后两年都在兼职中度过,我觉得自己将来会非常遗憾。我想整理好状态,回归正常的大学生活,也希望身边有更多同学这么想,改变大学里一些不良的风气。”

  采访中,六安某高校辅导员汤老师认为,大学生要学会量入而出、节制消费欲望,学会理财很重要。“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也难免会受到大社会流行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身处其中很容易被裹挟,但是既然是学生,还是要向往追求知识、简单质朴的大学生活。”

  安徽大别山律师事务所徐兵认为,大学生分期消费或者借贷消费,违约的风险要比普通上班族高很多,由于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逾期不能还款,将面临巨额的利息,利滚利下来,往往会让还没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背负高额的债务。同时,如果申请环节使用虚假信息、证件,或者虚构资金用途,借款逾期后以“跑路”的方式来逃避债务,一旦借贷数额超出一定范围且无力偿还,就可能属于非法占有,会面临诈骗罪的指控。

  徐兵提醒广大在校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应该意识到,随着信用体制的完善,不良消费、借贷记录将影响个人信用,并有可能影响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如果学生在大学时期留下不良信用记录,无疑对未来房贷、车贷等造成不良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进行分期消费,作为大学生都应该珍惜信用,理性消费,不要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认为,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接近社会但学生又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半社会化环境。大学的宿舍安排、图书馆等建筑、设施,华丽或朴素,是否庄重典雅,都会带给学生心理暗示,对自身所处的消费水平的认识有很大影响。还有家长建议,学校应该重视理财课程的开设,教会学生怎样理财,因为要想正确消费,培养观念很重要。可以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理财、消费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大学生“超前消费”,谁来埋单⊙大学生新消费呼唤家庭新教育⊙校园贷套路多 大学生要多点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