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离土的“扶贫工作队”——金寨县农村党员“四联四帮”助力脱贫攻坚

  詹政委 程晋普

  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方式,聚焦生产、就业、生活、思想等脱贫关键点,实施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四联四帮”工程,今年以来,金寨县通过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经常联系助解生活难题,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充分激发党员干事激情、有效鼓舞群众脱贫斗志,为脱贫攻坚凝聚了强大合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扶贫先扶志 破除“等靠要”

  “村里定了党员帮扶我家后,真是帮了大忙!”金寨县张冲乡白莲村小寨组贫困户钱刚说。以前,钱刚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家里无收入来源,眼看脱贫无望,总想靠政府救济。该村党员陈华明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讲解扶贫政策,使其慢慢转变了观念。现在,钱刚养起了土鸡、黑毛猪,还参加了村里技能培训,当上村里护林员,整天忙里忙外,就像换了个人。他逢人便说,“身边党员上门来了,使我的脱贫信心足了,感觉浑身上下都有劲。”

  思想脱贫才是真脱贫。扶贫不仅要走进贫困户家,更要走进他们的心。联帮活动中,金寨县始终注重推动农村党员主动融入群众、引领带动群众,让贫困群众暖了心、动了情、鼓了劲。农村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拉家常”,通过谈心交心、沟通启发,转变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有了党员联帮后,他经常来看我,跟我聊天,主动问我有啥困难,缺啥跟他说声就帮我办了。身边党员这么贴心,我自己要是不上心,那真是对不起人哟。”天堂寨镇黄河村贫困户高芳远动情地说。

  截至8月底,金寨县7800余名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联帮工程,今年预脱贫的9100个贫困户均有党员户联帮。农村党员的联帮,不仅让贫困群众从以前的“要我脱贫”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脱贫”,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提振了群众精气神,扭转了“干部干、群众看”的不良社会风气。去年春节,花石乡大湾村有贫困户家中贴出了“勤俭持家自脱贫,立志奋斗早致富”的春联。

  帮难且帮困 拧成“一股绳”

  每天傍晚,76岁的金寨县桃岭乡东冲村贫困户赵遵运,总是习惯地来到家附近村道口,笑呵呵地从跑运输的党员赵孔志手中,接过一袋袋大米、化肥或种子。“自从联帮后,他经常来看我,跟我聊天,主动问我有啥困难,缺啥跟他说声就帮我办了。”每当别人问起,赵遵运总是说,“做一件好事容易,贵在经常做好事,身边的党员真贴心。”

  农村党员与贫困户相近相连,贫困户的需求,身边党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联帮活动中,农村党员始终同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为身边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真正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力促脱贫的生动局面。

  为让农村党员主动参与、贫困群众普遍接受,金寨县实施联帮工程,本着就近就亲、量力而行原则,不设硬杠子、不作强要求。农村党员承诺践诺实用实在,联帮主体向贫困户作出年度承诺,可以小到换个灯泡、帮干农活,也可以大到解决就业、代销农产品等。截至目前,联帮主体累计为贫困户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1万个,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近2000元。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扩大)会议上强调 ⊙孙云飞毕小彬等省市领导集体调研人防工作时强调立足平战结合 加快融合发展⊙永不离土的“扶贫工作队”——金寨县农村党员“四联四帮”助力脱贫攻坚⊙光伏扶贫 让阳光成“金”⊙国务院安委会第三督查组来我市⊙王胜调研城区重点工程建设⊙毕小彬带队赴杭州 开展大健康产业专题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