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读高中的那三年

  赵葆德

6版0918 915001.jpg

  我正在卧室内阅读“安徽老年报”,忽然听到孙女在书房内大哭起来,我赶忙跑过去问原因。原来是孙女在上网查阅自己高考分数和高考分数录取线。当她看到自己的分数超过二本录取线10分时,竟激动得哭了起来。我庆幸这是高中三年来的学习有了成果。我也庆幸我们家第三代将会有大学生了。这也引起我对那三年,孙女读高中经历的回顾。

  一次次面临选择

  回顾2012年9月高中录取时,孙女的分数并未达到省示范高中的录取线,只是达到了省示范高中的择校分数线。这样的分数如果上普通高中,不论是公办或民办高中都非常受欢迎,并且开出优惠条件,甚至三年可以免交学费。面临此种状况,我们全家必须做出选择。两相比较我还是选择了省示范高中。这也符合了孙女的愿望。因为它与普通高中相比,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学环境,不只硬件设施好,而且师资水平也好。更何况上一般的普通高中除了省点学费外,还因为离家远,按照学校正常要求,仅仅是早读、晚自习三年来回的车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常常是花了钱乘公交或是打的,还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逢上雨雪天来回更不方便,可够我和老伴牵肠挂肚的。

  在学校开学新生报名时,凡录取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分班,张榜公布。学校唯一对教职工子女照顾的,就是可以自行选择入班。这样一来,我们又面临入班的选择。高一年级新生接近两千人,差不多有近30个班。我考虑来考虑去,孙女因为数学基础差一些,所以我征求孙女意见,选择了一个颇有资历的数学老师担任她的班主任。

  读一年高中后,班主任对她印象极好,说她是一个阳光女孩。这一年中她不仅为出班刊尽力,还担任了校广播员,在校刊《墨浪花》上发表了文章,在“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竞赛中,在学校、市直都获得了名次。同她谈心时,她希望将来当个人民教师,给学生传授文史知识,面临高二进行文理分科时,我们毫不犹豫支持她选择了文科。为此,只好告别了数学老师班主任,并选择了学有专长的历史老师作为自己的班主任,直至顺利毕业。

  一天天做好陪读

  高中的学习一学期比一学期紧张,一年比一年紧迫。早自习要早,晚自习增加了节次,高三时从原先的两节延伸为三节。直至连白天吃中饭、吃晚饭的时间也作了严格规定,要体现出“入班即静,入座即学”的状态。

  为了保证学生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生活,不少家长忙送饭、花钱租房,挑起了陪读的重担。我和老伴也无形中加入了这样的大军,孙女早上从家来,晚上再回家去。逢上狂风暴雨或冰天雪地非常不便。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老伴便在我俩房中加了一张床铺。这样不只省了租房费用,更是减少早晚跑路时间。房间内又添了闹钟,每天闹钟响,老伴喊,确保上学不误时,免受罚。说到饮食,老伴特别牢记学校作息时间,从高一的送饭,到高二、高三的在家用餐,每天能确保中餐、晚餐按时开饭,并做到饭菜可口,营养不缺,有时老伴还专门外买孙女要求的调整口味的饮食。

  除了生活上的饮食起居外,学习上,学校不断为高三加油鼓劲。最后一学期学校召开了高考百日动员大会。要求大家形成“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以非凡的耐力,以压倒一切的勇气,全力以赴,奋力拼搏”的态势,班级则以“自信沉着,勇者无畏,厚积薄发,笑看今朝”为座右铭。面对这些要求,孙女配合默契,床头贴了一张又一张坦露心愿的红绿黄小标语,上写着她理想的师范院校、奋斗誓言、距高考天数等。每天下晚自习,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她发扬百日冲刺精神。我和老伴常常是一觉醒来,她还在加班熬夜复习,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我们常常劝她早点休息,明日再战。考虑到她的身体,为保证她的精力,每天中午关门闭户让她雷打不动地睡眠一小时。

  尽管如此,我和老伴还是特别关注孙女学习成绩的提升。学校、班级不间断的测试,不间断的公布成绩,面对科目偏低的成绩,我们知道应当补缺补差,孙女也有此需要。由于我们不能辅导,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唯一办法是见缝插针,利用节假日为她找教师补习数学、英语、地理等科目,尽到作为陪读家长应尽的责任。

  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特长填了几个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中文师范专业。2015年9月学校开学前,她如愿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对班主任、授课老师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学校的最好回报,更是对我老俩口一天天做好陪读的最好回报。她的班主任和授课老师知道后都非常欣喜。班主任问我道:“孙女的成绩,你满意吧!”我欣慰地答道:“能考出这样成绩,我非常满意,真要感谢班主任和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教导。”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国近30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医疗机构生活垃圾管理明确规范⊙眼底黄斑变性可看钟表指针自测⊙得了肺癌,会出现哪些征兆⊙孙女读高中的那三年⊙老有所学 本报记者 王丽 摄⊙老有所为夕阳红⊙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