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猴子石”

  丁文新

6语文0908 猴子石.jpg

  有大半年时间没有回老家了,脑中偶而闪过老家的山老家的河还有老家斑驳破旧的老屋,但又转瞬即逝。要不是老家亲戚有事,如今的我是真的难以回去一趟了,虽然常常在梦境中无数次重温。那人那场景早已不在,我去探望谁?又去陪伴谁?但在家门口工作,与老家还是常常会擦肩而过的。比如这次,我为之停留了好久,只为通往老家路口的那方“猴子石”,一个正在大兴土木的“大圣禅寺”。

  猴子石位于距离万佛山(以前叫作猪头尖)约十多公里的晓天镇双河村石关村民组路口处,一座并不高大的山峰,因为山顶上有一块形状酷似猴头的石头而得名。小时候,几乎每天都能与它打照面,是上学路上的必经之地。暑假,更是我们打闹、嬉戏的最佳游乐场,因为这里有宽阔的道路、有难得一见的气势逼人的汽车,有石头桥洞下的清凉、有叮咚悦耳的流泉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只是不曾登临过猴子石。猴子石坐落于一峭壁之上,像一只蹲立的猴子,居高临下,俯瞰众生。因为其势凶险,大人们一再交待,所以不敢贸然攀登。这的确不是恐吓。若干年前一些趋利之徒滥挖兰花、杜鹃等山间奇珍时,唯独这猴子石洞口处的一株粗壮、遒劲的紫色映山红无人胆敢问津,在凛冽的山风和无数觊觎的目光里,开得恣肆而张扬,成了四邻八乡的一道独特风景,孤倔而骄傲。

  这猴子石当然不仅仅扬名于它的造型独特,还有一个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据说这里很久以前有一位修炼的尼姑,盘踞于此,潜心于佛教。她从不杀生,遇任何生灵,无不施以援手,或救助,或放生。聪慧的父亲年幼时家境贫困,为挣得一点学费,便常常下河捕捞一些活鱼活虾之类送至修炼人手中。老尼换得一世悲悯、善缘和圆满,可怜的孩子则获得了苦读后得以吃公粮的幸运。后来,慈悲之人抵达了她期望中的极乐世界,而与她常常打交道的年轻人也一步一个台阶地演绎着他平凡而不平淡的人生。如今,斯人已去,包括父亲,均成了午夜里枕巾上的泪迹,而猴子石也随着时代的前进,渐渐失却了本来的模样和那些鲜活的记忆。那次,在轰轰烈烈的交通建设当中,猴子石被削去了身下的半个座驾,火药的威力也让猴子石沦为一块参差嶙峋的石头,夭折了娇憨、可爱的模样,就此冷寂。

  当黄土路变身为柏油路,当猪头尖进化为万佛山(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风景区),当一代代人一个个先后走出了逼仄而沉闷的大山,猴子石也慢慢褪去了等待的寂寞,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进化的同时,也有损失,尤其是那株引以为傲的紫色杜鹃花突然间消失了,也许移居到了它并不热衷的陌生之地,虽然繁华却情非所愿。一如离开了故乡的我们,牵肠挂肚着,却又并不想重温旧梦,在矛盾中灯红酒绿着。

  如今,繁华已不仅仅属于城市,乡村的旅游浪潮开始让猴子石的故乡热起来。这两年,到万佛山的游客逐年增多,有头脑的生意人也开始装扮起猴子石来。此次回乡,我便细细打量了一番建设中的猴子石。大理石的门楼气派初显,“大圣禅寺”几个大字赫然在目,上山的台阶、栈道平整光滑,待建的寺庙前已树立起了香炉。唯一能显现出原始面貌被经年的香火熏得黝黑的洞口,树起了一尊坐立的金色石猴,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安静着,似回忆,似遥想。最显眼的自然是那块巨型石头,被数根钢管架构着,表面已抹上了厚实的水泥浆。不久,想必会彰显出“大圣”的风采和活力,揭示出猴子石的另一番美妙和精彩。但愿,它的脱胎换骨让老家的每一个子民都能享受到它的荣光和福祉。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的人生下半场⊙文化视界⊙裕安区激发“文化+”活力⊙霍邱县文化馆理事会成立⊙霍山多举措丰富群文生活⊙太平军三占舒城的故事⊙姚李影像⊙家门口的“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