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色半城水——霍山县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王婷婷 杨子

一版的488.JPG

一的913.JPG

一的2332.JPG

一的7260.JPG

  “五年来,霍山县强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旅游兴县、文明育县’的发展战略,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厚植发展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开创了美丽霍山建设新局面。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04.7亿元增至2016年的156.5亿元,财政收入由16亿元增至1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68.9亿元增至12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750元增至243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23元增至11175元。”霍山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项跃文在市“喜迎十九大 放歌新六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

  绿色优势日益彰显。今年“五一”小长假,霍山县共接待游客约34.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4.5%,旅游业正在成为加快霍山城乡发展的支柱产业。紧扣全景霍山建设,推进旅游全域发展,促进旅游各要素的融合。累计投资36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23个,大别山主峰5A旅游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乡村游、康养游、文化游、工业游等旅游新业态培育壮大,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养生宜居县、安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

  绿色工业转型提质。该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快“调转促”步伐,大力培育水饮品及食品酿造、高端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中药现代化及生态保健5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全市唯一省级战新基地——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战新基地落户该县,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今年上半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0.2亿元,增长18%,总量继续领跑全市。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两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项,连续四届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应流机电、迎驾贡酒主板上市,迎驾集团连续19年蝉联全市第一利税大户。

  绿色基础更加牢固。在重工强农策略指引下,霍山县大力开展绿色增效示范行动,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出口欧盟茶叶核心区,积极创建全省首家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霍山灵芝、霍山黄大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石斛荣登“2016年度中国品牌信息榜单”和“十大皖药”之首,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省级石斛产业集群专业乡镇两个、省级示范园区1个。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电商企业700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230个,线上交易额突破12亿元,被评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全省唯一入围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区。

 

 选择年月
<2017年9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半城山色半城水——霍山县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综述⊙违建构筑物 商品被暂扣⊙鸡场搬迁 污水入网舒城县电视问政曝光问题立行立改⊙我市再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省级示范点⊙舒城跻身2017年度“全国十大魅力茶乡”⊙金安区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皖西学院成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