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姗 文/图
与机器人的“亲密接触”





今年12岁的王任飞,学习机器人有一年时间了,去年暑期开始,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率先创办机器人教育班,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王任飞是这里的第一批学员。一接触机器人课程,王任飞就迷上了这门课,用他的话来说“即使一天什么事都不做,只学习机器人拼装、编程,我都愿意”。
去年上完暑期班,又接着上秋学期班、春学期班,一直到今年的暑期班,在一年的学习中,王任飞可以通过拼装,并按照任务要求进行简单编程,让机器人完成规定的任务。别看机器人拼装零件,像一个小积木一样,但是通过操作指令,加上传感器、锂电池等,就可以在地图上完成既定任务,“这可比家里的其他玩具好玩多了,拼装玩具,只能看看,这个可以根据我的指令来完成任务,非常有成就感。”王任飞兴奋地说。今年3月,他和小伙伴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赛区组委会联合举办的WER2017赛季中国赛区华东地区公开赛积木普及赛小学组中获得一等奖。
今年暑期,每周二下午和每周五上午,在位于长安南路的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分别开设少儿机器人基础班和少儿机器人提高班,主要针对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小学生。
在这间专门设置的机器人教育实验室内,记者看到,教室是去年新装修的,蓝白两种颜色,吊顶还做了各种造型,整体风格充满科技感,后排地面上铺了两张模拟道路线路图,这是学生训练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场地。教室里摆放了6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摆放一台电脑、还有拼装机器人的零件工具箱。黑色工具箱中,有红、黄、白、灰等颜色的零件,老师讲台上摆放着同学们拼装好的小车、摩天轮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