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玲
近年来,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他们大部分都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加之隔代教育,很多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出现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为留守儿童修补童年的责任,引导和教育好他们。
关心生活,培养爱心。很多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父母在外,感觉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老师要体贴孩子冷暖,以适当的方式,润物细无声,持之以恒地给予真诚关怀,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维护他们脆弱的自尊,用爱心培养爱心。
关注学习,重建信心。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留守儿童往往对生活学习缺乏信心。老师如果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根据各自的情况委以班级重任,既增加了师生交流,也给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让他们在为班级和同学的服务中转移了注意力,同时也在一次次获得感中找到自信。
沟通情感,健全人格。留守儿童往往因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老师要做有心人,主动与他们进行轻松而平等的交流,淡化孩子的孤独感,激励孩子扬起理想的风帆,同时创造空间和机会让更多的同学与他们合作学习。
疏导心理,面向未来。老师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领他们走出自卑甚至自弃的心理阴影。引导他们调整自己,适应现实,学会坚强,学会照顾自己,学会战胜困难。教育他们不失志向,积极进取,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谈心室,作为负责老师,工作对象主要是留守儿童,我在关注他们成长的同时,还跟踪记录他们的变化和发展,并且经常与家长沟通和反馈孩子的点滴进步,工作也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工作虽然平凡琐碎却意义重大。我的理想是: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努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