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支小勇当农村金融扶贫主力军

  本报记者 宋金婷

  扎根农村

  普及基础金融服务

5的82900018.JPG

5的82900020.JPG

  村镇银行因“农”而生,因“小”而长。2010年,安徽裕安盛平村镇银行作为六安市首家成立的村镇银行,选择了以“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为核心定位,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小而专、专而精、精而特”的精品村镇银行。成立后,该行充分发挥一级法人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运作灵活的优势,重点支持区域内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地区,不断向乡镇、村、社区延伸设立网点,下沉服务重心,大力借助ATM机、POS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支付结算渠道,以贫困户扶贫贷款为支农切入点,结合“拎包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向裕安区内乡镇村社延伸基础农村金融服务,把村镇银行业务送至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7年来,盛平村镇银行脚踏实地,精耕细作,不断在创新中转变,在摸索中前行,金融服务遍布裕安区19个乡镇、1个街道、293个行政村,贷款累计投放33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农户9000余户。截至2016年末,银行总资产达28.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7亿元,成为裕安区“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一支生力军。

  情系“三农” 扶助“小微”

  “农村金融和金融扶贫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裕安区25个贫困村,12.9万贫困户大多分布在偏远农村地区,加大基础农村金融服务是本行深入金融扶贫的重要端口,也是实现村镇银行扶贫攻坚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原则。”董事长熊甫说,盛平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立足裕安,面向三农,服务小微”为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灵活、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运作机制,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户增收。开业至今,该行涉农贷款累计发放5000余笔,金额31亿元。经营班子带领全行员工,不断创新支农支小新思路,领域涉及农业、种植业、农产品流通、养殖业及农村新兴产业,卓有成效地支持了一批支农惠农的农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及革命老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重点支持的“六安市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种植特色农业,在盛平村镇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油茶基地,作为独山镇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带动250多户贫困户脱贫,创业效果显著。

  在涉农信贷方面,裕安盛平村镇银行坚持小、灵、快的服务特色,承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农户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同时,结合利率市场化相关政策,降低“三农”、“小微”贷款利率,创新“支农支小”信贷产品,先后推出一系列适合区域特点的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困,着力提升“支农支小”金融服务质效。

  扶贫攻坚 勇当先锋

  为全面贯彻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盛平村镇银行从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发展产业帮扶等方面入手,通过“光伏扶贫、小额扶贫、企业+贫困户帮扶脱贫”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工作,进一步体现村镇银行作为“草根银行”在支持金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

  项目扶贫到村到户。2016年2月启动实施光伏扶贫贷款项目,优先帮扶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项目涉及15个乡镇,20个行政村,630户贫困户。发放项目采取“中央财政拿部分、地方财政拿部分、群众自筹小部分、银行扶贫贷款支持一部分”的方式,为贫困户建设家庭式光伏电站,向贫困户提供固定额度的扶贫贷款。盛平村镇银行采取“就近”原则,将20个行政村分配到管辖支行,由支行提前与所属乡镇单位及村委会对接,摸排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建立扶贫户经济档案,制定“整村推进、一户一策”方案,简化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

  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根据裕安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盛平村镇银行重点推行“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农户”、“家庭农场+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产业大户+贫困农户”等五种扶贫模式。第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在苏埠镇凌波村成功推行,该村有10户既无生产技能,又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其需要以带资入股的形式,让贫困户与六安市隆兴米业有限公司以及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给贫困户每户5万元入股公司,公司按年按户分红3000元。这样的做法,既降低了风险也使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的资金,实现三赢。目前新安镇、固镇镇、城南镇都在大力实施该类产业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发放“贫困户自主发展”贷款211笔633万元,带动630户贫困户;发放“企业+贫困农户”贷款5笔240万元,带动120户贫困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盛平村镇银行指导市场主体与扶贫对象形成利益结合机制,实现抱团发展,帮扶到户到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彻底脱贫。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盛平村镇银行积极加入裕安区“百企帮百村”三年扶贫行动,也是全区唯一一家参与行动的金融机构,此项行动帮扶村是新安镇枫庙村,盛平村镇银行与该乡镇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实地走访寻找扶贫切入点,同时以该村为示范点,将精准扶贫工作推广开来。通过实际调研达成的扶贫项目有:对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投入建立的村集体光伏电站给予资金扶持,实施集体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对列入“危房改造项目”的贫困户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摸底贫困村里本科大学生、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在政府开展“雨露计划”之外,再给予适当资金的扶贫助学贷款;对贫困村里的大学生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扶贫项目。通过以上举措,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程,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使贫困村发展起来,逐步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末,该行已建立扶贫贫困户档案涵盖裕安区19个乡镇、75个贫困村,已发放扶贫贷款余额2449.8万元,带动贫困户1200户,占全区2016年扶贫贷款投放的90%;支持创业就业带动扶贫发放贷款1105户,带动贫困户253户。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为更快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该行建立扶贫户经济档案。通过采取“拎包银行”模式,安排专人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衔接,简化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由于贫困户居住分散,很多贫困户存在不识字、外出务工难以联系、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等现象,严寒酷暑天气,乡镇道路狭窄,偏远村落需徒步等困难也给该行走访贫困户带来诸多不便。但该行人员深知脱贫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有客户经理主动放弃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进村入户上门办理,把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惠落到实处,绝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建立了扶贫贷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贫困户贷款。由乡镇单位及村两委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后,该行采取直发直贷方式,一次性签订所需签订的相关制式合同、协议,节省贫困户申贷时间,提高金融扶贫服务水平。

  以支农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和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推动“拎包银行助扶贫”。裕安盛平村镇银行于2016年6月6日在顺河镇董滩村开展“拎包银行”流动服务试点,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空间,并在全行推广,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服务相结合方式上门服务,此举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偏远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需求,也节约了办理业务成本,切实地将传统柜面业务迁移至家家户户,在办理现场同样可受理贫困户的扶贫贷款申请。截至2017年2月末,全行共办理拎包银行业务3679笔,服务对象人数4000余人。在此次开展的爱心扶贫助学行动中,该行再次捐助20万元,体现大爱与担当。

  经过7年的发展,盛平村镇银行在支农支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盛平品牌”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在全国1400多家村镇银行评比中荣获“全国百强村镇银行”、“全国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优秀村镇银行”,被安徽省银监局授予“安徽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省村镇银行仅1家),2016年度全省村镇银行季度综合排名持续第一。多次获得市、区两级政府表彰,受到裕安区人民政府通电嘉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荒山变药园 好药去“穷根” ——霍山县发展中药材为脱贫致富开“良方”⊙ 支农支小勇当农村金融扶贫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