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油坊店乡周院村党总支书记 刘庆菊——用心扶贫“摘穷帽”
市人大代表刘庆菊,所在的油坊店乡周院村,地处高寒山区与库区一线,全村3653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山地多耕地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她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一是围绕扶贫重点,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刘庆菊抓住易地移民扶贫和农村宅基地土地腾退奖励政策机遇,认为贫困户脱贫最难的就是住房没有保障。她走遍库区和山区贫困户,逐户宣传宅改腾退政策,动员危房户搬迁,解决住房问题。她详细介绍宅改腾退政策,细心地为危房户算明白账,并介绍她对搬迁到中心村庄生活的群众后期生存的看法,打消了贫困户搬迁到中心村庄后生活的顾虑。特别是胡院和太平两个村民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家家都是危房,出行靠步行买生活用品都肩担手提,交通极为不便。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无数次走访和谈心,这里的农户终于想通了。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太平、胡院两个居民组整体搬迁,2016年,共有居住在库区和高寒山区的贫困户38户124人到中心村庄建房,为3户五保老人建了公房。2017年将有3户贫困户D类危房新建,5户贫困户周转房新建。结合扶贫搬迁和宅改腾退政策补助,贫困户到中心村庄建房无负债情况,一下子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困难。二是围绕产业扶贫,拓宽脱贫通道。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缺劳动力,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她动员贫困户入股光伏发电项目,部分贫困户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坐等政府拿钱来扶贫,让贫困户贷款或拿钱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多次登门,积极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共有96户贫困户入股光伏发电。同时,她利用自己办养猪场的优势为贫困户繁育仔猪,提供养猪技术等支持。在她的带动下,周珍团、雷仲祥、王先华、丁长春等贫困户发展起养猪产业,增加家庭收入,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三是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她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想方设法增加贫困户收入。在她的努力下,2016年周院村脱贫29户99人。2017年预脱贫107户278人。任务虽艰巨,但她始终将每户每人的脱贫对策谋划于胸,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