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不是共“抢”经济

  潘晔

  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挤占了人行道、带来了新拥堵;小区附近的运动场,共享篮球无人问津,装球的机柜反而占用了场地……这些戴着“共享”帽子的新概念产品,没有实现对闲置资源再利用,反倒抢占了资源、制造了浪费、产生了新的过剩。

  近年来,共享概念的扩张显示了行业发展活力、潜力、想象力,但发展到连纸巾也可以共享时,则反映出共享的概念被滥用了。在资本投机推波助澜下,共享经济进一步被异化为“共抢”经济,蜂拥而至的资本不求长期发展、但求短期暴利,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有“共享”之名,却无“共享”之实,甚至与共享初衷背道而驰。

  共享经济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作为一个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盘活存量经济,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说白了就是不必“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求“你用我用大家用”。共享经济也不是眼球经济,一味追求抢眼、标新立异。

  业界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分用好闲置资源,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在创新中找到一条适合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大价值、最终惠及民生的发展之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提出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鼓励共享经济在试错中逐步走向成熟。但包容审慎不等于放任不管,对已经出现的因“共抢”导致过剩的苗头,各地各部门尤其需要及时加以引导。

  共享经济方兴未艾,需要足够耐心与智慧去培育、去引导。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只有共同参与、协同合作,才能推动共享经济良性发展。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茶谷变身“致富谷”———落儿岭镇依托茶谷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图片新闻⊙共享经济不是共“抢”经济⊙逾期通知书上签字诉讼时效重新计⊙70城房价观察:调控效果深化三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网络成图片侵权“重灾区”多方亟待找“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