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汪俊祥 记者
王婷婷)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推动地名普查成果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各县区立足实情,积极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
金安、霍山等县区依托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按照分类、分级、分批的原则,编纂出版了一批标准地名图(集)、标准地名录、标准地名词典和标准地名志等权威地名工具图书,充分满足社会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舒城、金寨等县充分挖掘地名普查成果,促进地名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通过对优秀地名文化的研究、考证,开通一批地名文化专题网站,编制发布地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利用碑、牌、展示厅、博物馆等多种方式宣传地名文化。建设市、县级区划地名数据库以及地名标志、地名专用生僻字、地名语音、历史地名专题数据库,形成全市区划地名数据支撑体系,推进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
据悉,到2020年,我市将基本建成数据准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完善的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体系,使全市的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