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绿色发展 抒发生态文明——2017首场电视“问政一把手”直播侧记
本报记者 谢菊莲

电视问政现场。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8月15日晚,我市2017年第一场电视“问政一把手”在六安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叶集区五县区“一把手”亲临直播间,直面观众,一同聚焦百姓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现场表态作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领导毕小彬、付新安、束学龙、张日升、汪德满、韩军、王新祥、薛建宏、孙军、司敏、黄应松,市政府秘书长王琢等在直播现场观看。
本次问政主题为“引领绿色发展,抒发生态文明”,主要聚焦我市各县区环境保护问题,直面群众关切,直击创建难点。
工业集聚区的污水处理厂、百姓家门口的臭水河,不顺心的开顺村、“蹭课”的养鸡场、偷着“斗”的板材厂……一个个电视短片直击曝光了工业集聚区、居民住宅周边、学校附近以及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漏洞和短板,场上的5位县区“一把手”冒了汗,现场问政代表摩拳擦掌,纷纷举手示意“有话要说”。
“看到视频画面中农业灌溉支渠沿渠水面呈现红白黑多种颜色,气味刺鼻,而周边百姓却要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您了解这样的情况吗?有部门监管吗?你们是怎么监管的?”当看到我市一县的开发区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的视频,现场问政代表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给该县“一把手”。
“这几年虽然我们一直在抓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向污水宣战、向垃圾宣战,但不可否认工作中仍有薄弱环节,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直面反思并积极作为,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将其纳入工作重点,逐个突破。对于被曝光的污染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取证调查,争取一个月内完成整改!”所在县区的“一把手”回答起来铿锵坚定。
民意无小事,贵在抓落实。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现场问政直播中,民意代表多次向“一把手”抛出问题,句句直击“要害”,“一把手”们不避问题,现场解答,果断表态,立行立改。
在问政现场,一位媒体代表还给霍山县、叶集区“一把手”送了一份“特殊礼物”。
“我要把口罩带回办公室,以此作为鞭策和激励。今天晚上问政一结束我们就落实整改方案,明天上午到现场开始整治,并举一反三逐步形成常态化方案,早日把青山绿水还给人民。”霍山县县长项跃文说。
“敢向问题叫板,群众才会叫好。环保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此次六安将保护环境作为问政主题,体现了六安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希望地方政府能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好地方的自然、资源禀赋,立足实际既发展好经济又能经营好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打造绿色GDP,切实增强群众的创建幸福感和获得感。”现场问政点评嘉宾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汪家权、市委党校校委委员陈兆清给出了这样的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