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姗

经常有人会说“内分泌失调”,但说到内分泌系统,很多人都说不出人体中这套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轻者失眠、皮肤暗哑粗糙爱长痘,重者会引起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等,记者了解到,在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糖尿病,病程长,不可根治,且并发症凶险,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死亡率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位列第三。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科室主任李东风告诉记者,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用药问题,而是需要一系列综合管理方法,即“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五大措施并重,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市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李东风告诉记者,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腺体遍布全身,会引起全身性疾病。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引起糖尿病。再比如,甲状腺大家应该了解比较多,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就会出现甲亢,并引起多食、消瘦、怕热、心慌等症状,甲亢腺激素过少就会出现甲减。
市二院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糖尿病专科护士1人。科室配备有血糖监测仪、血酮检测仪、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包及进口胰岛素泵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能开展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包括: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比如,肥胖症、矮小症、肢端肥大症、垂体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人说,我们内分泌科是万能科室,其他科室找不到病因的疾病,一般都会推荐到内分泌科来看。”李东风看似玩笑的一句话,道明了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其实这也说明了内分泌系统疾病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
今年春节前夕,李东风接诊了一位病人,这名患者莫名出现发热症状,且伴有头疼、浑身无力感,看了很多门诊,也输液治疗两周,没有好转,临近春节,病人心急如焚。有医生告诉他,“去内分泌科看看”。李东风接诊病人后,经过详细的问询和体检,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李东风的心里有了数——“症状很像亚急性甲状腺炎”。经过血沉、血象、超声等检查后,很快确定了李东风主任心里的判断,给患者开好药后,李东风嘱咐患者,按时吃药,三天之内效果应该很明显。“这名患者早上吃过一次药后,就感觉疼痛明显好转了,下午和晚上人轻松很多,还专门打来电话感谢”。李东风回忆道,“一周过后,患者告诉我他基本没有了症状,我让他仍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巩固效果,一个半月之后,患者完全康复,目前一直很好”。
李东风说,内分泌疾病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专业性强,因此,医生需要格外细心、耐心,“别人想到的我们一定要想到,别人没想到的我们也应该要想到,这就是我们做内分泌科医生所必须具备的”。
在市二院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中,有90%都是糖尿病患者,李东风告诉记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诊疗不及时,引起的并发症比较凶险。而且,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防治也有很积极的作用。在科室,记者发现一间挂有“健康宣教室”牌子的房间,这在医院其他科室不常见,李东风告诉记者,这是内分泌科室的特色,健康宣教是糖尿病防治的关键和重点,不管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在做好常规治疗同时,医生和护士都要向病人宣传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治疗常识。因此,健康宣教工作是科室的一项重点工作。
每周三的下午,内分泌科都会在健康宣教室开展健康讲座活动,参会的不是医务人员,而是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血糖高。医务人员为他们免费测量血糖,有时为了鼓励患者提问和相互交流,科室还自费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免费发给参加讲座的患者。
科室墙上挂满了通俗、实用的宣传画,无论在病房,还是门诊,医护人员总对病人反复“啰嗦”,叮嘱如何饮食、如何运动、如何用药、如何监测。
李东风表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在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就更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还应学习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