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帮”联出脱贫新动能——裕安区韩摆渡镇开设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谢正义 本报记者 程传军
“有了您的帮助,贫困家庭将重新拥有明朗的蓝天”,近日,裕安区韩摆渡镇王桥村公开发布了一封倡议书,倡议书中确认了宝丰建筑、津茂糖酒、裕禾商贸等3家企业和王桥村卫生室资助认领的10个公益性岗位,并发出号召,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不忘初心,联帮到户,为贫困户脱贫贡献力量。
为促进贫困户居家就业,解决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却无法外出打工的问题,韩摆渡镇坚持把贫困户公益性岗位设置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变以往的“给点钱”式的输血为“可再生”造血,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该镇号召各村居充分发动党员成功人士、能人大户等联帮主体,自愿捐助公益资金,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联帮主体奉献爱心贡献力量,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劳务收入,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在具体工作中,该镇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就业能力,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和个人联系,采取集体出资、企业捐建、大户认领、党员联帮等多种形式,村级设立村级公共卫生保洁员、道路保洁员、光伏基站维护员、党群服务中心保洁员、垃圾清运工、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镇级设立小广告清理员、秸秆禁烧宣传督查员、违建巡查员等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又帮助了贫困户就近就业,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
为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裕安区在全区农村党员中开展联系帮扶贫困户的“联帮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该镇认真分析研判,摒弃单一的物质慰问,将捐助资金用于公益性岗位,捐助与就业联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一方面组织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就业需求进行摸底登记,一方面动员单位参与,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能人大户认领公益性岗位,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确定贫困户与党员大户联帮,享受其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双方签订《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协议书》。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实现了贫困户、群众和社会三方受益的良好效果。贫困户在家门口不需要很高的技能,就能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脱贫致富;广大群众因为有了公益性岗位,村前村后卫生改善了,顽固垃圾清走了,村容村貌变美了,生活在其中其乐融融;企业和能人大户通过爱心帮扶,更加受到社会的尊重,环境改善也可以引导更多的群众主动爱护环境,加入其中,营造促和谐共患难、手拉手奔小康的生动局面,带来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该镇共开发公益性岗位83个,每年投入资金近50万元,覆盖全镇15个村居。其中镇级26个,村级57个,党员及能人大户捐建岗位39个,每年捐助资金达25.438万元,户年均增收6522.6元。下一步将争取公益性岗位增加到100个,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我家里虽然贫困,但我还能干点活,政府和村里通过联系让我打扫卫生,我既能干也愿意干,通过自己的行动赚钱,我心里踏实。”获得村部保洁员岗位的三拐店村欧院组的林承凤这样回应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还能帮扶贫困户增强脱贫斗志,提高脱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