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乱翻书

  戴剑

  家中书很多,自小没事瞎翻。不是喜欢读书,而是当时没什么可玩的东西。那时不认字,只有翻翻连环画。再后来就是找一些感兴趣的去翻看,凡尔纳、柯南道尔的等等。有的看了还不止一遍,西游、三国、水浒等,没事就瞎翻。

  遍数多一点的要算《红楼梦》了。小学时看个开头就没兴趣了,那啰嗦的文字哪能与水浒、西游相比?到初二时咬着牙翻了一遍。后因为家中感兴趣书都翻完了,只有《红楼梦》,又稀里糊涂翻一遍。正好找到一本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歌赋之类能帮助阅读的书,我便对照那书通读了一遍。蔡的书虽说时代特色浓,有的为一家之言,但作为入门是可以一读的。

  房间有一南窗,窗外三米处是碧波荡漾的池塘,塘边是一方竹园。暑假间,若没人来聊天,我便将桌子抽屉拉开,书放抽屉内昏天黑地地看一个下午。现在想来,依然可感受到那一份自在。后来在北方打工时,依然过着半床明月半床书的生活。连睡觉时也拿一本新华字典当枕头。

  大肆读小说是在初中高中阶段。琼瑶、三毛、亦舒等等是上初中时迷恋的作家,古龙、金庸、梁羽生、萧逸更使高中的我着迷。杂志、小说、散文、现代诗;武打、情感、哲理文……只要是有字的纸都看。不是好读书,只因上课的内容听不懂。当时,如果一本小说是上中下三本的,一般是三个人,从第一节课开始,a上、b中、c下,一节课一本。一般一上午三人都可看一部小说,只是顺序不同罢了。记得老W,经常看书看忘了,一直到英语老师来用英语喊上课了,才收拾逃课。(我们那时上英语课就逃课,多在课前就走了,到学校后山上玩)

  可翻书的地方很多,前人所说的马上是没条件的,但蹲坑是必读书的,这说明我与前贤的行为是一致的,相信这习惯不会失传;还有就是在床上,这个习惯也薪火不绝的。

  我属于反应慢的一类人,很多流行的作家作品没有读过。一直到小孩出世,我去市场买鸡蛋,觉得要买本书来纪念这件事时,我才在地摊上买了名家著作(盗版的),拜读后觉得也属于口大无脑类。年轻作家们的大作基本不看,因为我岁数大了,字数太多、内容太杂的作品我是看不懂的,还伤神伤眼。女作家看的也不多,曾有一兄弟特地买来一套张爱玲的让我学习,我学了一部分。还好。现在喜欢的作家很多,张贤亮、从维熙、邓友梅、铁凝等等都很不错,莫言的作品二十多年前就读过,现在的没看过,据说去年得了大奖,应该是不错的。贾平凹的《废都》也不错,关键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许多人问读书有啥用,我也不知道,想了许久仍无答案,就我个人而言,是没有用途的,仅是生活习惯而已。因为我别的什么也不会。

  在网络小说很是流行的现在,我还是觉得手捧纸质文本慢慢翻读,也许只有面对纸张时才可让自己沉静下来。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在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张恨水眼中的庐剧⊙文⊙文化视界⊙今生与名著有约⊙清风乱翻书⊙哥俩好 流冰 摄⊙读书消夏⊙与书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