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被资助学生隐私 是个好的开始

  木须虫

  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7年第7号预警——发放资助物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不能大规模集中发放明显将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别开的物品,建议采用发放校内超市代金券等既隐性又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资助方式。宣传工作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不得让学生在照片、视频等宣传材料中充当“盆景”,涉及学生个人的事项必须征得本人同意。

  现实中确实可能存在对贫困生歧视和嘲笑的情况,所以资助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其次在资助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避免“标签”的产生,如隐性发放资金与物品,充分照顾他们的感受。此外,资助还应谨慎宣传,资助大学生是一项工作,一切资助措施都是制度的关爱,用不着作秀。

  从制度层面确立尊重受资助学生尊严和隐私的规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过,其意义除了对资助过程、细节的规范,还应包括一种观念的倡导,即对人格尊严与自由的尊重。对贫困学生而言,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但其人格尊严跟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经济水平的差别不能成为人际交往的附加条件。学校和相关部门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既不滥施同情怜悯,又不刻意远离和歧视。

  需要提醒的是,与赤裸裸的歧视相比,同情泛滥的伤害往往容易被忽视。今年高考结束后,先后有“给清华一封信”和河北贫困考生谢绝捐款两个新闻成为热点,社会的关爱不乏善意,但这些关爱未必是当事者所想所愿,有的甚至是在故意消费他人的困境。困难不意味着没有骨气,同情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施舍与支配。无论是践行公益慈善,还是帮助他人,都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充分注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而非简单直接地给予,更要防止把好事办坏,让慈善成为某种暴力。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第四期“六安经开区大讲堂”开讲⊙市领导到六安开发区 调研指导工作⊙我市在南京举办农业招商推介座谈会⊙市领导到“四进四促”活动联系点走访调研⊙六安开发区多举措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三十年打工仔 圆了回乡创业梦⊙“墨子号”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尊重被资助学生隐私 是个好的开始⊙“阳光灿烂”的扶贫路⊙坚持问题导向抓服务致力加快发展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