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扶贫路——金寨县发展光伏扶贫工作侧记王馨逸 张滋宜 梁连芬 何临青
7月底的金寨县暑气熏蒸,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汽车驶过时隐约带起了一缕缕白烟。
可是对金寨县的贫困户来说,这炎炎烈日可是个宝贝。
根据当地政府网的数据显示,金寨县全年日照时间最高可以达到2200小时,非常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2014年起,金寨县把光伏发电到户项目列为了“精准扶贫”的创新举措,政府网中记录,当年作为试点后开展到了第二批分户式项目,一个多月就安装了1000多户。
企业相助,众人拾柴火焰高
最初,金寨县是分布式建设光伏,每户的建造成本是2.4万元,政府支持、企业扶持和村民自付将成本平均摊开。之后每发一度电,贫困户可以收益1元钱,一年一户大约会使用3000度电,算下来不到3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协鑫组件是金寨县招商光伏项目的公司之一,公司的厂房是开放式的长条形状,自动机器在轨道上逡巡来去。协鑫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韩锦欣喜的介绍,今年协鑫的光伏电产量达到了8GW,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太阳能光伏的装机目标为150GW,协鑫正在抢抓政府鼓励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机遇。
说到光伏扶贫,韩锦侃侃而谈,政府给了协鑫充分的优惠,即在同价同质的情况下,会首先选用协鑫的产品,当然对于贫困户,我们几乎是无偿提供援助,“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与协鑫在现代产业园比邻而居的信义光伏有三最,分别是当地投资总额最大、太阳能单板面积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信义光伏2014年4月投产,到当年9月底便已投产使用。来自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的邓亚萍走在太阳能光板组成的“方阵”间,顶着依旧热烈的阳光熟练的介绍着。信义光伏的扶贫到户,不仅仅是产品到户,他们还会派出修理人员,下到田间地头,为贫困户家的设备进行维护。
除此之外,信义光伏还开发出了农业园项目,在温室里的园区,几分钟就能跨过用两个温度带。露天光伏组件的空隙改良了土壤,能够种植豌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同时农业园还将观光休闲融入进来,如今温室大棚已经成为4A级的旅游景区。
“光伏扶贫”,撑船不怕过险滩
金寨县政府把贫困户“管”了起来,也就是所谓“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付德军是金寨县委宣传部的干部,他是两个贫困户的帮扶人,这两户人家来自斑竹园镇漆店村,他们分别因病因残致贫。
付德军认真的介绍说,金寨的光伏扶贫模式在“精准”二字上下足了功夫。识别贫困户,要经过村民组入户登记、民主评议、公示后报村、乡汇总报县这四重环节,保证公平公正,也保证不落下任何有需要的一户。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