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马鬃岭段。
集中式光伏发电扶贫。
扶贫工作队员在贫困户家走访,为扶贫大平台收集真实数据。
金融扶贫项目实施后,贫困户拿到红利分红金。
本报讯(记者 黄雪彦 王元军/文 王峰 本报记者 岳阳/图)我市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类投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保障,其中财政投入发挥着主体和主导作用。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以县区为主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化“零钱”为“整钱”,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2016年下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各整合20项涉农资金的基础上,明确市级纳入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18项,并将全市6个贫困县区全部纳入实施范围,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同时,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到县区,建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机制,由县区围绕年度脱贫任务和规划,统筹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
据统计,2016年,各贫困县区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4.4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2017年,各贫困县区计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0.56亿元,1至6月份已整合用于脱贫攻坚资金18.27亿元。
“统筹整合资金后,县区可以自主确定项目、科学安排资金,进一步增强了县区政府自主性,变‘主演’为‘导演’,使得项目更加切合实际,资金使用的精确性和指导性更高。”市综改办专职副主任王万春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