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老品牌 焕发新生命

  王石川

  一些品牌的商业价值不那么耀眼,但它们的社会价值仍在。想办法让一个仍有潜力的品牌不断续航,不是思想上的守成,恰恰是创新思维的闪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品牌倒下了,哪怕并非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却也很难有机会重新站起来。这种遗憾,在上海有望得到弥补。据报道,上海正考虑建立“品牌池”,把一些在国有企业手中做得一般、马马虎虎,甚至有些勉强度日的产品和老字号放进去,向社会开放。通过第三方评估大致价值,然后公开竞争来获得经营权。

  那些举步维艰的老品牌,被投进品牌池之后,能否如鱼得水,尚需进一步观察。但转变思路,尝试换人经营,向社会力量借智转型、借力升级,不断提高“阅读”市场的能力,确属挺有想象空间的尝试。

  尽管每个知名品牌都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特气质,凝结着创始人筚路蓝缕的心灵史,沉淀着消费者殷殷的情感寄托,但品牌的载浮载沉符合市场规律。世上有多少长盛不衰、永远屹立在金字塔尖的品牌?即便是一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知名品牌,也有许多水没沧海,杳然不见。从当年与柯达、富士上演“三国演义”的乐凯胶卷,到一度为人耳熟能详的“海鸥”“回力”“红灯”……一个个淡出大众视野,甚至连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英雄”也显迟暮之态,曾经无限风光的“凤凰”也安静了许多。

  然而,风光不再并不能和价值丧失画等号。品牌拥有丰富的价值内涵,除了商业价值,还有社会价值。赋予品牌的二次生命,延续它们的生命周期,不让它们的潜在价值白白浪费掉,在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尤显重要。一些来之不易的品牌,因经营不善而步履维艰,在遵守市场法则的前提下公平交易,能实现多赢。一则品牌不至于荒废,二则创业者可以利用已有品牌的影响力,少走弯路。广大消费者也能重拾美好记忆,继续青睐那些给自己带来美好体验的品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变得更有活力,国家的品牌建设更加有的放矢。

  可口可乐公司创始人阿萨·坎德勒曾说过,“即使我的企业一夜之间烧光,只要我的牌子还在,我就能马上恢复生产。”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让老品牌发新芽,对品牌仍是稀缺资源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篇值得企业和政府花更多心思去做的大文章。

 选择年月
<2017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小苗”结出“致富果”⊙复利并入借条 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图片新闻⊙盘活老品牌 焕发新生命⊙金寨高速开展桥梁专项治理保安全⊙“两限房”非共有财产 归夫妻中申请者所有⊙上半年全国查获 洋垃圾走私案14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