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艳
8年前,步永权头一回使用云南白药牙膏。那时的他根本想不到,8年后,他所在的村子会和“云南白药”挂上钩,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现年49岁的步永权,是金寨县花石乡千坪村的党支部书记,一位土生土长的千坪人。1999年他开始在村从事文书工作,200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千坪村的脱贫、计生和党建工作。
千坪村深居大山,平均海拔900米,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村子距离花石乡还有30多公里,除了外出打工,很少有村民走出这片山坳坳。步永权掰着指头数了数,在村子里已生活近50年,他自己外出的次数也没有超过10次。
如何带领这片“世外桃源”里的村民尽早摆脱贫困,一直是步永权的心头事。
“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的”
步永权第一次走出大山,是1988年他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时他和老乡一道去山东曲阜卖村里的松木,一共走了两小时的山路,才到达离村最近的乘车点。“相比外面的世界。”他顿了顿,“我住的村子简直就是原始社会。”
1996年,一批来自安徽农业大学林业系和动物系的学生来村里做科研,步永权第一次带“山外人”在他再熟悉不过的山里头转悠。他发现,让外面的人了解千坪“很重要”。
一年后的7月,村里通了公路,来村里的人也渐渐多了一些。1999年夏天,滁州学院来了一拨学生到千坪支教,步永权将村里的闲置房收拾了一下,供他们住宿。他没有收取食宿费,只求学生们回去后能宣传一下千坪。从那时起,步永权连续四五年为大学生提供免费食宿。
在他眼里,开发山里的旅游资源,或许能成为一条致富路。2008年,他将家里新盖的小楼收拾出来一层,开始对外营业,成了村里第一个开办农家乐的人。“一开始村里人思想很保守,从外面来了几个游客,特别是夫妻俩,家里都不让住。”步永权说,“后来,花了将近一年时间给老乡们做思想工作,办农家乐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