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陈礼山通过虾稻共养脱贫致富的例子,触动了全村乃至全镇众多党员干部和村民。”三元镇党委书记雷鸣介绍,2014年三元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944户4600人,有5个行政村被列为贫困村;截至2016年底,全镇已精准脱贫287户778人;2017年计划脱贫477户1257人,沣桥村和龙元村两个贫困村出列。几年来,三元镇为了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主战场,该镇党委、政府引领各村社转变发展思路,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把绿色扶贫模式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镇范围大力推广“种绿色稻,养生态虾”稻虾共生产业模式,积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让扶贫产业成为绿色生态产业,成为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今年镇上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当地三元粮油企业与稻虾养殖合作社“联姻”,把不施农药化肥的绿色无公害水稻做成“沣河牌”生态绿色无公害虾田稻米,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和普通农户每亩新增收入1000元。
“通过扶贫,贫困户实现脱贫,但如何保障脱贫后不返贫?靠‘输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通过产业‘造血’才是长久之计。”采访中,龙元村书记叶庆龙介绍,村民陈礼山稻田养虾成功后,其他村民纷纷效仿。镇、村安排农技人员,到养殖户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积极联系销路,三元小龙虾质优味美的影响力传播出去后,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养殖户只要在田间地头等人来收购即可。生产出的无公害有机大米,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许多。龙元村今年预脱贫的51户贫困户中,有20户将通过小龙虾产业脱贫。除了有条件的贫困户自己流转水田养殖龙虾外,还有近10户在村集体和养虾大户处进行田间管理和打零工,年工资达万元以上。
如今,稻田养虾、罗氏沼虾、茭白甲鱼龙虾混养等一批绿色高效产业纷纷落户三元镇,让老百姓交口称赞。下一步,该镇党委、政府将组织成立叶集区渔业协会,通过协会助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对所生产的绿色生态产品实行统一购销、打造品牌,培训脱贫攻坚的“绿色产业基地”,让全镇的贫困户都能通过绿色生态产业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