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风代代传——“龙潭三杰”之一胡底的家风故事

  出生于舒城县干汊河镇的“红色特工”胡底,以超凡的胆略,铁血丹心、文经武略,和钱壮飞、李克农一起成功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的敌人机密情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龙潭三杰”。

  那是1931年4月24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在武汉叛变。25日,武汉特务机关决定连夜将顾顺章押往南京,并连发了六封注明徐恩曾亲译的绝密急电。没想到这天,徐恩曾在上海度周末,独自值班的钱壮飞当机立断拆译电文。顾顺章的叛变严重威胁着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党中央机构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胡底接到钱壮飞的电报后,立即乘坐外国轮船离开天津。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得到情报,紧急转移人员。果然,28日清晨,一场大搜捕开始了,大批特务冲进上海中共几十处秘密机关,结果大失所望。当特务冲进周恩来的住处时,文件燃烧的纸灰还未烧尽。用敌人的话讲“我们和中共的差距,只差五分钟。”由于情报及时送达,党中央机关和包括周恩来、瞿秋白、邓颖超、邓小平、陈云、聂荣臻在内的重要领导人安全转移,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胡底出生于清末的1905年,他的最早名叫胡百昌,后来参加革命,坚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因此改名胡底。后来,由于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路线,胡底被张国焘秘密杀害在长征途中的马尔康县松岗地区,年仅三十岁,他一生没有结婚,没有留下后代。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1年12月8日,国家民政部再次追认胡底为革命烈士。

  胡底唯一健在的妹妹胡莲昌现居住在舒城县万佛湖镇范店村,现已90多岁,她是受到胡底影响最大的亲人之一。她说,她们全家一直秉承胡底“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誓言,从严要求自己,自觉把此信条作为家风传承下去。

  和平年代,如何“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胡莲昌说,我们就要自觉为国家多作贡献,不给国家增添负担,要积极支持政府和村里的工作,要多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与人为善,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胡莲昌的邻居范国红自幼患有智障,出生不到半年母亲就撒手人寰。胡莲昌老人当时家里孩子多、负担重,但她还是经常把范国红接到家里照顾,并手把手的教会范国红料理生活,并教育她树立生活信心,战胜生活困难。在老人的热心帮助和耐心教导下,范国红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能从事各种家务。范国红现在已经40多岁,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上世纪70年代初,胡莲昌老人所在的生产队有两位五保老人,一位叫黄五奶奶,另一位叫韦奶奶,两位老人均在70多岁。由于当时经济困难,多少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吃的给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然而,胡莲昌宁可自己吃不饱,也要节省一点食物送给这两位五保老奶奶。尤其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她也把女儿在外讨来的饭菜送一点给两位五保奶奶。她像服侍亲生父母一样地服侍这两位老人,给老奶奶擦洗身子、倒屎倒尿、清洗衣物,直到她们离开人世。

  2014年春,国家出台新规定,对凡是解放后在学校当过老师、担任过基层干部的老同志,现在没有享受政府补贴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了解到胡莲昌老人是当过村干部和小学教师的热心人,纷纷表示要为老人出书面证明,让胡老享受政府补贴。然而,老人在得知此情况后,对子女们说了这样一番话:“现在有你们赡养我,我的生活很好,我不能要国家负担。过去我们虽然为国家做了一点工作,但也给了我们一些报酬,现在国家的情况好转了,我们更不能伸手要钱,你们也不要为我申请补助。”老人的一席话,起初子女们很不理解,然而,最终他们尊重了老人的意愿,他们也为母亲的这种高尚品德感到骄傲、感到光荣。

  胡莲昌老人的子女也自觉传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家风。胡莲昌患有帕金森症有三十年了,手和头总是不停地颤动,水喝不上嘴,饭吃不上口,话也讲不清,简单的穿衣、走路都成问题。但老人活得却越来越精神,这全靠了她的四儿媳徐春芳。每天,徐春芳为其穿衣、喂吃、喂喝,搀其散步,陪她看电视、聊天。徐春芳说,喂饭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因为其头不停地颤动,必须掌握节奏,稍有不慎,就喂不上口。长此以往,徐春芳养成了喂一口,她自己吃一口的习惯,两人始终一个碗里吃,就像喂婴儿一样。

  胡莲昌老人的儿子黄礼传,在家门口从事苗圃、树木的种植和经营,近年来,响应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帮扶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还有一个儿子黄礼根,曾担任生产队长,总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排忧解难,受到了百姓的好评。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革命家风代代传——“龙潭三杰”之一胡底的家风故事⊙“房盖水”连民生 “小康水”润心田——贵州年内逾42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重庆北碚:防空洞里“淘”欢乐⊙五显镇表彰“传承家庭美德弘扬婚育新风”先进⊙五显镇着力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妯娌起纠纷 民警巧调解⊙广州试水“租购同权”符合条件承租人可享受就近入学⊙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