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多措并举,高效快速推进校舍维修改造民生工程,截至6月底,共投入资金11371万元,完成395个单体项目,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面积481870平方米,提前完成2017年度校舍维修改造民生工程。
科学制定规划。我市本着安全、经济、实用原则,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校舍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改造、抗震加固和改扩建等方面,优先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高效快速推进。我市坚持“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立项审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强化工程项目“六制”要求(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资金报账制),紧盯序时进度,倒排建设工期,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强化监督检查。我市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配合相关的建设监管等部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到项目工地开展质量检查、进度督察等,查看施工日志、校方日志和监理日志等资料;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整改,并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问效。
严格资金管理。我市认真执行《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资金使用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拨付依据合同约定及工程进度,由教育、财政部门“双审核”,按程序直接拨付至工程施工单位账号。项目资金的使用实行跟踪监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严禁违规拨付、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实行经费管理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