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的红军后代

  金崇尧 本报记者 康家佳

  霍山县大化坪镇是黄芽茶之乡。春茶刚结束,舞旗河村的村民们纷纷挑选上等茶叶,送到现年81岁的老书记李良田家中,表达对老书记的感激之情。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良田带领村民新建茶园150余亩、新建茶厂1个,开启了村办茶厂的序幕;如今,望着满山郁郁葱葱的茶园,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老书记。

  李良田1936年出生在舞旗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一位红军的后代。他的父亲李先庭十几岁时加入红军,曾参加六霍起义和苏家埠战役,因战斗身负重伤在转移中和部队失去联系,后只好回乡务农;二叔李先忠,是1927年投身革命并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曾参加六霍起义、独山暴动、苏家埠战役、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挺进大别山等著名战役或战斗,并三过草地。曾任第二野战军团政委、分区副政委、军分区政委、地委书记等职,曾是一位正军职年过百岁的老红军。

  李良田虽为老红军的后代,但从不以此向政府伸手、向组织伸手,而是以老红军的光荣传统严格要求自己。1957年,李先忠特地从武汉回来要带李良田进军校;1957、1958年,地、县组织部也多次要调请李良田出来工作;这期间佛子岭电站党委书记李毕云(李先忠长征时的老战友),也多次要李良田去电站工作。但这些美差却被李良田一一婉言谢绝了。他只想扎根农村,为老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李良田自1955年初参加工作,任斑竹园村点长,1958年任中心生产大队队长,1961年3月入党,同年任大队书记,后改任村支部书记,直至1986年冬光荣离职。在农村的最基层为党为群众工作了32年。

  32年里,斑竹园村方圆十几里都留下李良田的足迹,每一家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凡在斑竹园工作过的同志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好书记。他也确实为斑竹园村的老百姓做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1974年,他带领全大队的百姓,在全靠人力的情况下,架通了高压电,是全乡、全县第一个用上电的山区大队(村);他创办了全乡第一个村(大队)级亦商亦农代销店,使农民就近能买到所需的生活用品;他还创办了全乡第一个村(大队)级合作医疗卫生室,使农民的小病不需要出村即可得到治疗;他还办起了全乡第一个村(大队)级小学,使1-5年级的小学学生不出村,这在当时是极不容易的;他还在全村新建茶园和茶厂,有力地壮大了村级经济。李良田退休后仍不忘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经常带领村民们改造茶园,提高茶叶品质。据统计,全村现有各类茶园2200多亩,全年产茶叶30000多斤,成为全县生产较多的村。

 选择年月
<2017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月亮岗上致富忙⊙我市举办第二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茭白采摘忙 致富亦有道⊙退休不褪色的红军后代⊙我市部署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活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