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国 本报记者 黄雪彦
“我患脑动脉瘤共花去14万多元治疗费,但是我只需支付不到1万元就够了,多亏了‘351’健康扶贫好政策。”如今,经过安医治疗现已完全病愈的庐镇乡黄柏村杜屋组村民杜万福,说到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夸赞不已。
杜万福是舒城县庐镇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11月份,66岁的他由于身患脑肿瘤,经舒城县人民医院确诊后转至安医住院做手术,前后共花去治疗费14.3万元,这样一笔巨额医药费对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好在得益于政府实施的健康脱贫工程,这次大手术,新农合为其报销了9.1万元,大病保险结算了1.6万元,医疗救助补偿了两千元,而这两天,杜万福账户上又多了一笔2.449万元的存入账目,这是政府“351”健康扶贫工程财政兜底款,最后算下来,杜万福个人自付9551元。此次,杜万福治病享受了4重报销,最终自付不到1万元。前段时间,在收到各项报销款后,杜万福喜极而泣。
杜万福口中所说的“351”健康扶贫好政策,就是省政府2017年实施的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即经扶贫部门确认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特殊慢性病门诊及限额内门诊费用合规费用纳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围。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贫困人口在省内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3000元、5000元和1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个人自付封顶额按照贫困人口年度内就诊最高级别医疗机构确定。对于很多因病致贫的家庭来说,这些保障政策将极大地缓解他们的就医压力,配合健康扶贫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将有效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疾病,恢复健康。
杜万福,只是受惠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的一个缩影。庐镇乡在册贫困户2520户8279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约占50%,疾病是当下群众首要的致贫因素,因病返贫也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为了进一步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庐镇乡积极宣传“四保障一兜底”等相关政策,做到健康扶贫政策户户皆知、人人皆晓,确保“351”健康扶贫工程让贫困患者受益,不让大病成脱贫路上“拦路虎”。同时,认真核实信息,乡扶贫工作站认真核对贫困人口信息表,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及时录入信息平台,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该乡对健康扶贫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扶贫工作站、卫生院、计生办等单位各尽其职,认真负责,使健康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据统计,截至目前,庐镇乡贫困人口有383人次享受了“351”健康扶贫政策,补偿金额达324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