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媛 本报记者 单姗

民以食为天。我们所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需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才能分解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被身体吸收,使身体获取能量和营养,进而保证各脏器功能良好地运行。因此,消化系统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加工厂”。皖西地区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区域,日前,记者来到市二院消化内科进行了采访。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在临床上,常把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胰腺以及消化管壁上的许多小腺体,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市二院消化内科主任程桐花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消化系统的结构图画在纸上。
程桐花告诉记者,消化系统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系统,很容易产生一些疾病,而皖西地区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区域,这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日常生活中高盐、口味重、喜辣、腌制品的食用对消化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也是消化系统肿瘤的易患因素。另外,精神紧张、过度压力、忧郁等情绪方面的不协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室,我们主要职责就是治疗、预防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程桐花说。据了解,该科室收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胰腺炎、各种原因肝功能损害及消化系统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重点收治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有: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肝硬化并发症等。
经过持续发展,市二院消化内科已发展成为六安市重点建设学科,下辖消化内镜中心。全科拥有医生10人,护士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医学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5人,医学硕士4人。中级以上人员均已在国家级、省级大型医院进修学习过,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除了常规技术,近年来,科室在疑难杂症以及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方面进步显著,其中肝硬化的一种最常见和非常凶险的并发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居全市领先水平。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出血量非常大,死亡率高,大出血后可以再引起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等。为了治疗这种凶险的并发症,挽救更多的病人,2015年,程桐花专程来到全国最大、最成熟的肝病医院——北京解放军302医院,脱产学习三个月。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这类技术——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术、曲张静脉套扎术、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
学成归来不久,程桐花就遇到了一位乙肝肝硬化的病人,这名女病人呕血不止,情况凶险,药物治疗的同时,在胃镜下找到喷射的出血点,用特制的注射针,对准出血静脉注射硬化剂并用透明帽局部压迫,慢慢地,通过药物堵塞,有效止住了出血。经过之后硬化剂序贯治疗,这名患者一直没有再出血过。
“这是我学成技术后,开展的第一例治疗,当时既紧张又兴奋,”程桐花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是属于三甲医院的技术,由于是在胃镜下进行,难度高,风险大,但是治疗效果非常肯定”。
除此之外,消化内科对于一些消化道息肉、粘膜下肿瘤和早癌,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术)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据程桐花介绍,这两项技术可以保存患者胃的完整性和功能,手术属于微创技术,时间短,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特别是对于早癌患者,我们秉承发现一例早癌、治疗一个病人、挽救一个家庭的宗旨”,程桐花提醒,有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没有症状也要定期体检,尤其年龄在45岁以上。
不少胃病患者都有过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等症状,医师会根据情况,建议患者做胃镜检查。而说起胃镜,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其实,去市二院做过胃镜检查的人都知道,选择无痛胃镜就行了。程桐花告诉记者,市二院早在2010年就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六安首例开展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医院。无痛胃肠镜诊治技术,由麻醉医生用一种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诊治完毕后很快就能苏醒。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比如息肉、粘膜下肿瘤和早癌的治疗,都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既避免患者受手术之苦,又使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便于医生实现精准治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科室收治不少恶性肿瘤病人,市二院消化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一直将心理护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护士长岳明说:“这样的病人我们遵循“安宁疗护”理念,不只关心病人,也关心照顾家属;不只照顾病人到临终,也帮助家属度过悲伤;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死者了无牵挂,生者坚强地继续自己的人生。”
环境整洁安静,医患沟通气氛融洽,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近年来,消化内科强化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全科自觉将基础护理及医疗质量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生活护理细致贴心,健康宣教及时有效,使病人对科室产生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