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社会保险日趋完善,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续保人数达290.45万人,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提标扩面,开展了多种保险品种,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稳定增收;扎实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让农民住房有了一定的保障。我市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的重点向“三农”倾斜,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2处;完成13313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新建扩建床位18560张;对482个美好乡村进行了奖补;完成了370座公路危桥加固改造任务等等,有力推动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每到双休日,我就喜欢来这里看文学类书籍,它让我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让我的业余生活不再枯燥。”在新安镇鲍湾村农家书屋里洋溢着浓厚的读书氛围,13岁的李娜正捧着《格列佛游记》津津有味地阅读。
“现在好了,有了农村书屋,天天可以到书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查阅一下各种资料,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李娜是一个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上海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看她一次。以前一到周末和暑假,陪伴她的只有家中的电视机,偶尔也和小伙伴去水塘边玩水,每次都被爷爷“押”回家去,关在屋里写作业,生活过得很是枯燥,感觉周末过得很不开心,暑假更是漫长无期。如今,为了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周末和假期生活,有效减少放假期间学生的安全隐患,让留守儿童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裕安区充分利用文化民生工程资源,将公共文化场馆全天向孩子们开放,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如今的农家书屋既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假期学习室,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个拓宽视野的“快乐驿站”。
城乡换新貌,惠民更便民,民生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据统计,我市民生工程财政资金投入从2011年4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2亿元,2017年预计财政投入资金107.77亿元。受益人口576.7万人,受益水平由2011年每人每年约700元增加到2016年的每人每年约3069元。2016年,民生工程教育文化投入7.61亿,义务教育经费机制得到了保障,高校和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创业就业投入1.06亿元;社会保障投入44.65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4451公里,危房改造13300户,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2851套,基本建成34593套,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生活难、行路难等问题,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精准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今年以来,按照“序时精准调度,定时定向督导”的工作要求,我市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调度力度,建立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督办机制,以督办难点问题、曝进度、补短板,加快推进民生工程有序实施。截至5月底,我市36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91.43亿元,已到位资金123.88亿元,建设类项目扎实序时推进,保险类项目稳步开展,补助类项目补助资金按规定要求发放到位。
悄然间,六安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