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与生活结合紧密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甚至最终放弃化学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促进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现就结合一线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探索怎样设计或改进实验来获得最佳效果,摒弃将实验以“讲”代“做”,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其次,要通过课后自我反思,请同行指导,听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要注重撰写课后反思笔记、教学随笔等,并且每上一次课就认真修改完善一遍;最后,还可以通过学习安徽省教育资源网上的相关板块来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当然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到高等教育院校接受系统再教育。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对教学中的部分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制订学习计划,尤其是在备课中要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做好实验教学组织工作。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将演示、学生操作、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等合理分配,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再次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将学生引回正确的方法上来,并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动手能力。最后要及时总结评价。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可通过制订统一格式的实验反思表让学生填写,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为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积极性,特别是评价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除了要评价实验过程中学生基本技能、步骤、现象、结果,教师还要对学生在实验中的严谨态度、协作意识、新精神等开展评价。
三是熟练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当前,通过教育全面均衡化项目实施,即使是个别的设施薄弱的乡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上都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化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把一些耗时较长的、成功率不高的、有毒或污染较高的实验等制成PPT或视频演示,教师可以采取边播放,边分步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可看清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原理,也可避免有毒物质的损害。同时,教师要在多媒体讲解后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强化实验注意事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要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就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教学把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细致推理和假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对那些相对简单的实验,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操作,对相对较难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整体设计,完成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大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