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童年

  魏益君

  说起童年,人们都有太多记忆中难忘的东西,我的童年记忆,最美好的莫过于看露天电影了。

  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盼一场电影,就像盼一次过年那样强烈。看电影占场是我们小孩子们嗜此不疲的功课,下午放学,就一溜小跑去往放映场,用木棍,用石块,圈出一个足够我们全家人坐下的地方。去的早了,可以占到居中间的好位置,晚了,就只能在靠前或左右两边占场。我每次占的位置都是最好的,就在放映机前面几米处。太阳还没有落山,我就抱着几个凳子来到放映场,生怕我的占场被别人侵占了。夜幕降临了,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男女老少,人头攒动,把整个放映场挤了个水泄不通。放映前,放映员都要预告一下电影片名,那几句预告词我至今记忆犹新:“观众同志们,今晚给大家放两部影片,一个是《地道战》,一个是《洪湖赤卫队》,看电影前要把家庭安排好,防火防盗。”这几句话听惯了,感觉是那么亲切和动听。

  放映机终于吱吱作响转起来了,那缕强烈变幻的光束,照射在像风帆一样鼓胀的雪白银幕上。那时的电影多半是战争片,像《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上甘岭》、《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后来就有了许多生活片,如《庐山恋》、《甜蜜的事业》、《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还有老年人爱看的戏剧《天仙配》、《女驸马》、《朝阳沟》等。我不爱看唱戏的,喜欢看战斗故事片,那电影里的英雄人物,总让我崇拜得不行。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们一定会沉浸在影片的剧情里,模仿着电影里镜头,表演一番那些经典的台词。

  我记得有一次看完《闪闪的红星》,我用木头做了两把盒子枪,拉着一帮小伙伴演抓“胡汉三”,把小胖子的头打破了。小胖子拉着他娘找到我们家,爹对我好一顿数落。末了要赔人家鸡蛋,给人养伤。小胖子说什么也不要,非要我手里的木头手枪。我说:“红军战士决不能缴枪!”

  父亲生气,把我拉过去照着屁股上就是几巴掌,并强行夺过一把手枪交到小胖子手里。

  那时放映队挨着村子放映,我也就撵着逐村看,场场必到,有时候跟出去七八里地去。其实各村放映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几乎看了多遍,但却是百看不厌。到外村看电影就没有在本村的优势了,赶到时,放映场里已是黑压压一片。我个子小,站到哪前面都有个子高的人挡住我,没办法,我只能看反面。反面的画面很有意思,人物的动作都是左撇子。但是画面感一点不比正面差。电影散后,披着星月走在回家的路上,议论着、谈笑着、回味着,一种满足之后的激情澎湃心中。

  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感觉,真的美妙而美好。电影让我有了梦,有了理想,看完《南征北战》,我想长大了当一名军人,扛枪打敌人:看完《秘密图纸》,我又想当一名公安战士,破案抓特务:看完《红雨》,我还想当一名医生,背着药箱行医看病:最后我就想当一名电影演员了,也去拍很多的电影……可是,长大后那些理想我都没有实现,看电影让我发奋读书,走出农村,做了一名报社的编辑,成为赞美这些行业的记者。

  现在,电视、互联网充盈充实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让他们在智慧和爱好中成长。而我的电影童年,虽不能相比于当下,但却是愉快而美好的,叫人无限怀想,又让人无比眷恋……

 选择年月
<2017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不应忘却的烈士——杜立元⊙红色家风万代传⊙“绍虞广场”的红色记忆⊙电影童年⊙爱读书⊙端午记忆⊙蜀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