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绿伴靓屋 瓜片桂花满庭香

  本报记者 鲁艳艳

  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三面环山,曲径通幽,树龄逾千年的桂花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是当地一大奇景。虽然不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慕名而来寻找“桂花王”的游客却也不少。麻埠镇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把精准扶贫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新路子,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昔日偏僻村庄,逐渐蜕变为名扬四方的旅游名村。

  千年古树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大绿伞,树的主干至少有3人合抱那么粗。“每逢秋季,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桂花可用来泡茶、泡酒,香味馥郁。”在桂花王旁边居住的村民孙爱军说,桂花村特有的环境、土壤、空气等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桂花树。目前,村里10年以上的桂花树有1万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有十几棵。

  近年来,经过南京、上海等地林业专家鉴定,桂花村的这棵古树品种名为“小叶金桂”,树龄达1200年。2014年7月,该树被认定为安徽省一级古树,孙爱军成了养护责任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护好这棵‘桂花王’。”孙爱军坦言,以后他准备以千年桂花树为中心,集中全国各地的桂花品种,建立别具一格的桂花园,让游客流连忘返。“你看,从这里下去就是桂花林了。”孙爱军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他通过培育养成的桂花树种已有近万棵了,到了秋季,采摘下的桂花,可以制成桂花茶,销量也非常可观。桂花除富于寓意和用作观赏以外,还是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茶叶用鲜桂花窨制后,既不失茶的清醇,又带浓郁桂花香气,饮后有通气和胃的作用,很适合于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饮用。

  近年来,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增多,孙爱军家里也时常做些餐饮接待。“没有成规模,大多接待一些熟人,他们通过茶叶、苗木生意和我熟识后,也会带着家人、朋友过来玩,客户也就多起来了。”孙爱军说,像双休日一般会接待4、5桌客户,村里不少农家乐办了起来,很多贫困户也都有了工作,就连自己的家庭农场也招聘了5个贫困户来帮忙看护、培育桂花树。“这几年,我们这变化很大,不仅环境好,村容村貌也美,还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买房养老呢,过去想都想不到,谁还会到这穷乡僻壤,现在城里人都看上这里的好生态。”

  麻埠镇大部分旅游资源和景点集中分布在响洪甸村、桂花村2个贫困村区域内,围绕“生态立镇、茶业强镇、旅游富镇、文化活镇、民生为本”的目标,借力旅游,打通一条致富路,做强两大景区,做实乡村旅游,推进农家乐普及发展,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当地的镇村干部告诉记者,通过结合美丽乡村及“六安茶谷”建设,去年以来,已经投入资金6000万元对各村进行风貌改造,完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建设,完成响洪甸水电站4A景区、电站3星级饭店和齐源山庄5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响洪甸、桂花王为代表的两大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初步建成,对外知名度和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山青水绿伴靓屋,瓜片桂花满庭香”的宜居目标。

  如今,按照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麻埠镇大力推行“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品”的旅游业态,通过整合土地,筹集资金发展茶叶、桂花、毛竹等富有乡土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组织旅游企业开展“1+N”结对扶贫,目前全镇28家旅游经营主体结对帮扶84户贫困户。同时,大力支持农家小院、茶谷小院建设,按照“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的经营理念,精心推出精品农家菜肴,款待八方游客。去年新建农家小院、茶谷小院29家,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000元。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山青水绿伴靓屋 瓜片桂花满庭香⊙现在出门,你还习惯带钱包吗⊙闲 适 ⊙ 与钱打交道的 “白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