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齐心建美丽 诗画龚店说民生——白塔畈镇龚店村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王继强
青山曲径户户净,绿水人家处处新。“我家是卖豆腐的,最怕的就是路上灰尘大,以前家门口这小街灰尘弥漫,白豆腐也能变成灰豆腐。去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以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也敢敞着门做生意了”。家住金寨县白塔畈镇龚店村小街的谢纯刚笑着说道。
面对长期以来困扰在群众和干部面前的环境问题,在龚店村美丽乡村建设时,镇、村两级干部多次深入中心村,召开动员大会,宣讲有关政策,制订补偿细则,对群众进行耐心宣传与劝导。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三清四拆”工作,对建设范围内垃圾、杂物、污泥进行集中清理,“旱厕、猪圈、杂物棚、危旧房”等迅速拆除。“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斧沉舟的勇气换不来这干净卫生的美好环境,记得当时拆棚子,小谢是第一个起来反对的,现在他是最赞同的,现在村容面貌的改善让每个人都得到了实惠,最主要的是讲究卫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龚店村党支部书记蒲星光说道。
龚店村共投入10万元作为环境整治经费,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池10座,垃圾车3辆,并配备村级保洁员3名,建立并划分卫生责任区,设立奖惩办法,制订保洁制度等一套长效管理工作机制。龚店村全年投入60余万元开展户厕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全村户厕改造根据农户家庭实际需要,污水管网建设依照当地南高北低地貌,充分利用地势高差,实现污水自排。户厕改造和污水管网作为龚店村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最早的建设项目,力争做到与“三清四拆”工作同步实施,确保群众利益。“我们这几户以前都用一个土旱厕,去年政府搞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都建了厕所,干净卫生了”。陈奶奶说道。陈奶奶今年82岁了,腿脚不好,家庭水冲式厕所的建立以及乡村环境的改善让她的晚年充满了幸福。
“桥头乐见鸭戏水,池边忽闻稻蛙鸣”。方兆宝家住龚店村村部附近,提起村里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年多来的变化,他感触颇深。“我家门口这一片以前是有一口塘,但是一池死水,没有人清理,垃圾、淤泥特别严重,一到夏天味道特别难闻。现在不一样了,池塘里不仅水很清亮,塘边还加了仿木护栏,既安全又美观。在池塘旁边还建有农民文化广场,新置的健身器材、休闲桌椅一应俱全。现在一开门就会看到这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池塘,正应了那句宣传标语‘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龚店村位于白大河的上游,一直以来全村只有一座有二三十年桥龄的老桥,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建设一座新桥并且整合其他财政资金建设一条新路与原有道路相连。“小学就在河对面,以前接孩子放学都要绕到老桥,现在建设了新桥和新路也很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对于农户方克胜来说新桥和新路的修建,他举双手赞成。看着眼前修到家门口的水泥路,他计划着买一辆小货车跑运输,增加收入。
龚店村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遵循民意和科学规划两大原则,反复研究商讨,仔细推敲斟酌,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和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的方法访民意、问民情、集民智。在此基础上,根据龚店村实际情况和自身特色,做到精准立项,科学计量。
龚店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大批惠民项目建成使用。在基础设施越上新台阶,村级公共服务能力获得极大提升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长期以来乡村整体面貌。户改厕和污水处理项目,投入60余万元,斩断脏乱之源;河堤驳岸项目,投入40余万元,奠定美丽之基,景观塘桥梁项目,投入48万元,做足丽水之秀;道路停车场项目,整合80余万元,强化通达之力;绿化亮化项目投入58万元,提升生态之韵,文化广场村口节点项目投入42.3万元,打造文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