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功山
近日,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两期培训上,舒城县介绍了“如何做好城区静态车辆管理工作”,受到全市240名业务骨干高度好评,为全市城管执法静态车辆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舒城县城区目前规划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近20万人,由于城区建设刚刚启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大部分市民均居住、工作、生活在近12平方公里的主城区。随着机动车快速增加,交通规划滞后,路网布局不合理、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停车场建设滞后和停车泊位供给不足、部分居民交通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车辆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
2016年以来,舒城县城管执法部门根据县里的统一安排,充分发挥联勤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文明停车宣传,采取加强重点路段和区域管理,新增停车泊位和新建停车场,清理停车位上障碍物,施划禁停标识标线,全天候加强违停车辆管理,依法依规处理违停车辆等措施,发放宣传材料4000多份,暂扣或销毁占用停车位杂物800余件,与交管部门联合增加停车泊位4000多个、停车场3处,增设20多块禁停牌,有效处罚违停车辆1.5万余辆,强制拖离“僵尸车”和违停车200余辆,扎实推进了静态交通管理工作。
设施增量缓解停车难
停车难是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停车位难找的尴尬,相信很多驾驶员都遇到过,在县城区梅河路经商的汪芬对此感触很深。她家住在干汊河镇洪宕村,每天一大早就开车赶到位于梅山路步行街南门口,为的就是就近在人行道上抢占一个停车位。“要是来晚点,人行道停满了车,还得绕到远处才会有车位。”汪芬说,虽然都是停放在梅河路,但是把车停在商铺门前安心一点。不过,现在她已经没有这么急了,因为城管执法部门在梅河路老农机局新建了一处免费停车场,共有140个停车位,2017年春节前已经投入使用,缓解了周边交通和停车压力,商铺门口的停车位不再像以往那样紧张了。
“现在大多数人都把车停到了免费停车位上,以前人行道上停满机动车的现象改善了不少。”家住舒怡花园小区的陈大爷每天早晚都有散步的习惯,以往桃溪路两旁人行道上停满了机动车,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人行道本来就不宽,一辆车横在那里,只好从别人商店前的台阶上过,或者从马路上过,我走路又慢,很不方便。”陈大爷说。
2016年以来,舒城县城管执法部门先后征求了县公安交管大队、县规划局、部分商户、各小区物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城区合理位置施划停车泊位1000多个,新建了城北和城南大货车停车场以及花桥东路、花桥西路停车场,高峰路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强化联合执法规范停车秩序
为规范县内营运市场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交通环境,根据舒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县公安局巡逻防爆大队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车站周边的出租车不打表、甩客、宰客、站外揽客、强行组团拉客等违规经营行为和非法营运车辆展开集中整治。重点打击非法营运车喊客、拉客、组客等现象,整治共查扣非法营运车44辆,罚款3辆。
相约河畔小区的王阿姨向笔者介绍道:“有辆车停放在小区的十字路口处至少半年了,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车身上还张贴了很多商业广告。我觉得私占公共空间这样的行为太恶劣了,看到今天执法人员来清理‘僵尸车’感觉非常好,现在公共停车位这么紧缺,一些人这样私自占用停车位的行为应该严加制止。”联合执法组对城区“僵尸车”的数量、停放情况、车辆号牌等进行摸排汇总,逐辆进行信息核实,并通过与车主取得联系、在车上张贴通知、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车主自行挪离,有效处罚违停车辆1.5万辆,对“僵尸车”和长期占道违停车辆采取强制拖离的200余辆。
严厉打击城区非法营运“黑车”,打击伪造营运证照等非法经营行为。联合执法组在执法过程中,对县长途汽车站、县医院、县城区各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黑车”多发区域,重点整治、集中打击,共没收非法营运车计价器和非法营运车顶灯155副,教育从事非法营运的驾驶员316人次。
新施划的停车位被沿街商家以各种理由人为设置障碍,堆放杂物,私自占用,让新增停车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联合执法组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位被大量占用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暂扣和没收违法占位妨碍物800多件。
在城区安装20多块盲道区域禁停标示牌,有效解决城区内人行道、盲道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的顽疾,对违规者予以顶格严罚。
针对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盲道,三轮车、四轮车占用小车泊位以及流动商贩占道、商户出店经营等,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网络、报刊、杂志、城区LED显示屏、车载喇叭(宣传车)、微信公众号、手机信息传播、电视台等,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违章停车的危害性,增强市民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增加群众的知晓率,主动耐心解答车主相关咨询,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市民文明有序停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共向社会发放车辆管理宣传资料4000余份,在各级媒体发表相关报道30多篇。
积极谋划静态停车管理
据了解,为加强城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管理,规范静态停车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县城管执法部门将在城区推行三类管理区域(严管、管理、适管区域),启动城区停车智能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强源头规划设计,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化抓好车辆静态管理工作。